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时空数据模型的研究

来源 :第七届ArcGIS暨ERDAS中国用户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空数据库是时态GIS的应用基础,而时空数据模型是时空数据库的理论基础。传统的GIS,常被称为静态地理信息系统(Static GIS简称为SGIS),一般不保存历史变化或保留若干典型时间点的全局状态快照序列。具有较弱的时空语义建模能力,无法提供时态分析功能。而时态GIS不仅强调地理实体的空间和属性特征描述,并且较传统地理数据模型更多地强调实体时间特征的描述。目前规范化的时空数据模型还处在探索阶段。本文在分析和总结了早期和近期几种时空数据模型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地块分割、合并、增加、减少及其属性变化的特点,找出一种适合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时空数据模型建立时空数据库,从而达到用户对时空信息的直观存储与管理。
其他文献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水资源及其管理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有效处理和解决好水资源问题,实现水资源的现代化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是建设现代化社会的重要任务。基于WebGIS技术的水资源实时监控系统,能够方便的组织水资源监测数据资料及其相应的空间特征信息,灵活集成各种专业模型,整合专家知识,实现综合分析机制,实现区域水资源的信息管理、预测预报、优化调度和远程监控,是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优化调度、科学管理
三峡工程是我国的一项重中之重的工程,那么长江三峡开发和管理的现代化就显得至关重要,因而就必须全面实现长江三峡的信息化,建设“数字长江”工程,面对长江三峡复杂多元的数据类型,如何有效地进行存储、管理和发布数据就显得格外重要。本文正是基于此问题,探讨了一种利用ArcSDE空间数据引擎在主流关系数据库中管理复杂多元的海量空间地理数据的方法,并进一步研究了如何利用ArcIMS技术在网络上发布存储在关系数据
面对土地资源管理的新形势、新要求,我国将在2006~2010年开展全国性的第二轮土地调查。按照国土资源部门拟定的技术方案,调查所需要的数据资料和正射影像地图(DOM),采用统一制作策略。所有土地利用调查工作均直接以相应比例尺的正射影像地图为基础,通过现场调查在正射影像地图上,绘制土地利用分类界限,最后汇总成数据库。本研究依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这个技术方案,针对大区域土地调查成图精度采用1:1万比例
实施土地现状调查的目的之一,是加强土地管理,以土地作为国有资产投入,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工程中,提高国民经济的收益。通过各种管理手段,尽可能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集约化、节约化使用土地。因此实施土地利用调查并不仅仅只是搞清土地利用的现状,而且应将涉及到对被使用土地上的建筑物基本特征、建筑物使用状况以及所从事的产业和相应的效益等进行调查。这就决定了实施土地利用调查的同时,应当同步地进行建筑物调查、产
为了推动电子地图技术在灌区的普及和应用,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组织开展了针对灌区工程地图矢量化、数字化的研究与开发。本文现对基于ArcGIS Engine的大型灌区工程电子地图管理平台的指导思想、阶段目标、总体结构等进行介绍,并简述了平台的主要特点和功能。
基于WebGIS技术的大坝安全监控系统能够有效利用大坝安全监测数据及其空间特征信息,从而提高系统的标准化、可视化、集成化程度和系统的实用价值。本文对大坝安全监控系统进行概述,介绍了WebGIS技术特点及其应用,并分析了基于WebGIS技术的大坝安全监控系统,指出其能够充分利用大坝安全监测数据及其空间特征信息,整合专业模型、科学方法和专家知识进行时空分析,对大坝性态做出更加准确的实时判断和动态分级报
目前,在GIS应用系统的开发过程中,存在着开发方法、开发方式选择不合理的现象。并由此造成了开发费用高、开发效率低、软件可重用性差甚至不能满足用户需求等一系列阻碍GIS发展的问题。针对GIS应用系统开发中存在的这些问题,结合软件开发方法的演进和计算机组件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基于原型法与COM技术优化GIS应用系统开发的思路,并将此思路应用于松辽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且取得了良好效果。
分洪区的分蓄洪量直接影响到防洪安全,对于指导防洪决策,进行防洪调度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应用“3S”技术,获得荆江分洪区1:1万和1:5万DEM数据,利用kurong软件对不同精度的DEM数据分别进行蓄洪量计算,并用ArcInfo和ERDAS软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证明了本研究结果是完全正确的。结果表明:荆江分洪区蓄洪水位到达42m时,总蓄洪量为79亿m3。进一步分析蓄洪量曲线,认为分蓄洪水位为40
本文以Visual Basic为软件平台,应用ESRI公司提供的COM对象库——MapObjects,结合“黑河流域额济纳绿洲生态治理”项目中的地理信息系统的研制,阐述了在MapObjects下COMGIS的二次开发方式和实现过程,该系统界面友好、操作便捷,为相关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了一套可借鉴的方法和思路。
本文以长江口为实验区,从系统目标、数据层及其来源、数据编码、功能模块等几个方面,介绍了该区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