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分散沉淀法制备碳酸钙超细颗粒

来源 :中国颗粒学会2006年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htmlb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氢氧化钙悬浊液和二氧化碳作为实验体系,通过膜分散沉淀法制备了平均晶粒粒径在35到50 nm之间纳米碳酸钙超细颗粒,考察了不同操作条件对于颗粒粒径的影响,并利用TEM和XRD对颗粒的形貌和晶形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制得的碳酸钙颗粒为方解石形,外形呈现立方体形状且粒径分布范围窄.产品晶粒粒径随连续相流量和固含率的增加而减小、随分散相流量的增加而增大.
其他文献
采用沉淀法制备纳米TiO,利用均匀设计U(7)安排试验,通过对钛液,TX-10,4528,SJY,pH值,温度6因素多水平试验,检测其最终产物纳米TiO的粒径等指标,经过计算机回归分析,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找到各因素对纳米TiO制备的影响规律,得到最佳的因素和水平组合.发现了活性剂和添加剂对最终产品质量的重要影响.
用热分析法研究了纳米金属粉(Ni,Cu和Al)以及纳米FeO对高氯酸铵(AP)热分解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5﹪的纳米镍粉、铜粉和铝粉可以明显降低AP的高温分解温度,显示出对AP高温分解反应很好的催化活性;纳米铜粉对AP的低温分解也有很好的催化作用,而纳米镍粉和铝粉却表现出对AP低温分解反应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微米级金属粉对AP高温分解反应的催化作用明显小于纳米金属粉.纳米FeO对高氯酸铵
为解决航天器用聚合物受原子氧剥蚀严重的问题,把一种不与原子氧反应的纳米SiO加入到常用的环氧树脂基体中,以提高材料的抗原子氧剥蚀性能.通过对所制备SiO/环氧树脂复合材料试样的原子氧效应地面模拟试验发现,添加纳米SiO后,环氧树脂试样的抗原子氧剥蚀性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原子氧效应试验质量损失和剥蚀率显著减小.通过对试验前后试样表面成分、表面结构的分析得出结论,由于SiO不与原子氧反应,同时纳米材料
采用亚稳态法制备的纳米TiO为催化剂,研究了其光催化去除苯酚和二氯苯酚过程中不同光源和溶液初始pH对反应的影响,并对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在高压汞灯下该催化剂对苯酚和二氯苯酚具有较强的光催化效果,在自然光甚至微光条件下也能表现一定催化活性,通过ESR研究发现在避光暗处自制的纳米TiO也能产生对降解有机物起主要作用的OH,回收后经活化该TiO可反复使用,是应用前景广泛的绿色环保光催化剂.
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TiO颗粒并将其固定的多孔铝箔上.对固定在多孔铝箔上的纳米TiO颗粒的光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此外,还研究了煅烧温度以及水中无机盐对纳米TiO颗粒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固定在多孔铝箔上的纳米TiO颗粒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性能.并且500℃下处理的纳米TiO颗粒的光催化性能最好.水中无机盐对纳米TiO颗粒光催化性能的影响较大,具有一定的负作用.
在膜分散机理及传质性能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采用小型膜分散反应器进行纳米颗粒的制备,以二氧化锆米颗粒的制备为例,对此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制得的颗粒粒度小,在10~30nm之间,且粒度分布窄,分散性好,球形度高.颗粒粒径随体系流量的增大而减小,随分散相浓度增大有一最大值.同时该方法能耗低,易于控制,并可进行连续操作,是一种很好的制备纳米颗粒的方法.
以氯氧化锆、硝酸钙和氨水为原料,并掺杂10﹪摩尔硝酸钙与共沸蒸馏分散相结合,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并在600℃热处理得到(ZrO)-(CaO)粉末.样品用BET测定其粒子尺寸;用XRD和Raman光谱分析了相结构.结果表明:粉末样品的粒径为8.9nm;晶粒为0.5nm的立方相结构.
随着对喷动床研究的深入,其应用领域不断扩展,但是长期以来喷动床内流动规律的研究限于常温、常压和屯小床径的条件,远不能满足工业设计和放大的需要.因此,放大理论的研究对喷动床的设计和应用十分重要.目前对喷动床放大规律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已有模型(如He提出的模型)是在流化床的基础上,经简化处理颗粒流动的特性方程而得,缺乏清晰的理论依据,验证结果也不尽理想.本文在综合考虑喷动床内喷射区、环隙区不同气固
以硫酸锌和尿素为反应原料,使用4.5 L高压反应釜,在加压下制备氧化锌前驱体碱式碳酸锌.然后经过研磨和450℃高温煅烧,得到纳米氧化锌粉体.粉体经XRD,TEM,SEM,IR,DTS,EDAX等手段分析,结果表明:用该方法制备得到超细、六方晶系类球状的纳米氧化锌.采用正交实验法,得出了产物粒径最小的反应条件.粉体表面接枝了月桂酸,测定了改性前后纳米氧化锌的亲水亲油性能的变化,及ZnO/PU树脂杂化
通过冷模实验,研究了格栅式内构件流化床的流化行为.冷态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格栅内构件流化床床层密度变化较均匀,气泡频率明显降低,特别是器壁处的流化死区得到明显改善,可用于FCC装置再生器的强化再生.该技术着眼于强化气固接触,提高气固接触效率,使烧焦效率相应提高.在某0.8 Mt/a重油催化裂化装置上工业应用表明,再生催化剂含炭量由0.18%降低至0.03%,再生器主风耗量和再生器稀相段密度均有所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