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中心战在的舰载无人机编队协同对海突击作战中的应用

来源 :第四届中国航空兵器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cker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打击敌海上目标,夺取制海权是舰载无人机的主要使命任务之一.协同作战是未来舰载无人机的基本作战样式.针对舰载无人机编队协同对海突击作战的特点,在目标中心战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目标中心战的舰载无人机编队协同对海突击作战构想,并对其概念和特征进行了界定和分析,提出了舰载无人机编队协同对海突击作战的主要环节,包括态势评估、目标选择与分配、航路规划、协同打击和效能评估等.
其他文献
无人机/有人直升机协同对地攻击是C4KISR体系下陆军航空兵执行空对地攻击的一种崭新的作战方式,可以有效提高陆军航空兵现役装备的生存力和整体战斗力.本文首先介绍了无人机/有人直升机协同作战方式、流程及优势,建立了导弹质心运动模型和三维比例导引下的弹道模型,并采用四阶龙格—库塔法对导引弹道进行求解;接着分析了协同作战与单直升机作战的区别,选取对作战效果影响较大的延时、定位及探测误差作为控制量,用蒙特
为提高动态武器目标分配(DWTA)的作战效能,处于不同作战单元的武器节点和制导节点可以形成拦截组合,构成一体化的作战分配方案.以我方损失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了一体化动态武器目标分配模型.为提高该问题的求解效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混合紧致遗传算法求解该模型,通过两个种群并行进化加快收敛速度,并在种群内进行免疫接种以及个体的自适应交流策略.对提出的算法在收敛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函数仿真结果也证明了算法的正
近年来,国内外对有人机、无人机编队协同作战的研究逐步深入,日趋成熟.有人机-无人机编队协同作战系统要实现完美的协同作战,必须要有先进稳定的信息技术支持。包括通信系统数据链路系统、空天地一体化作战指挥系统;有人机、无人机的协同交互控制技术、协同态势评估技术、协同目标分配技术、协同航路规划技术。该作战系统的运用,应遵循以下原则:集中主要力量,支援主要方向和执行主要任务的部队的作战行动;发挥远程执行任务
制冷型凝视红外成像系统输出的原始图像存在着严重的非均匀性噪声,这种噪声是系统光、机、电组成模块综合影响的结果,严重的非均匀性会导致系统得不到有用的输出图像,必须加以处理.深入分析了制冷型凝视红外成像系统中非均匀性噪声的来源,综合考虑了探测器、探测器读出和预处理电路、光学渐晕和阴影效应、内部辐射等因素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该模型可用于分析系统各个组成部分对非均匀性噪声影响的重要程度,为低非均匀性红外
有人/无人机协同空战作为一种新的空战模式,可以使有人机与无人机各展所长,提高综合作战效能.对典型的协同空战模式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有人机-无人机-目标相对关系模型,给出了目标信息在有人机和无人机之间的转换方法,并结合初始射距预估对空空导弹攻击区进行快速模拟解算,最后建立了精度评估指标,分析了协同空战中的探测、导航和延时误差对于空战精度的影响.
空间谱估计应用于极化敏感阵列信号处理中,可以对空间到达角和极化状态角进行联合估计,但这类方法绝大多数属于阵元级,对于采用子阵式阵列结构的大型相控阵雷达将不再适用.本文利用子阵级空间谱估计技术进行极化域-空域联合谱估计,同时采用简化阵列流型,只需确定子阵中心及子阵增益即可进行估计,降低了计算成本,仿真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座舱显示系统随着信息多元复杂化,有限的显示面积和信息获取负担之间的矛盾日益显现,本文针对下一代座舱三维显示系统特性及人机界面的定量评估展开了研究.根据人眼感光生理特点和立体三维显示原理,分析得出立体三维显示基于当前的二维图符显示增加视差得到深度信息,但人眼聚焦状态与二维图符一致,因而其设计原则基本同二维图符.基于人眼捕获信息过程,提出了一套基于焦距调节代价、眼球转动代价、肢体转动代价的任务过程消息
传统的雷达探测在距离感知方面要优于红外探测,但其有源特性容易导致电子对抗的威胁,甚至暴露自身位置信息.因此,红外传感器由于它的轻便以及无源特性而被广泛使用.针对机载单站无源定位领域中,纯方位跟踪定距方面作用有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载机高度辅助观测的纯方位联合定位方法,该方法将无人机自身的高度信息转化为无人机与目标之间的相对距离。有效地避免了纯方位定位时由于数据量小而对精度造成的影响,再加入高度观
无人机地面站交接是无人机远距、长时作战的必要手段.本文从分析无人机交接的必要性着手,分析了交接的方式、原理、过程等,重点分析了交接控制流程,并提出了交接控制的关键技术,包括交接窗口计算技术、交接航路规划技术、时空对准技术,为无人机地面交接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无人作战飞行器尤其以美国MQ-1B“捕食者”无人作战飞机为典型代表,针对“捕食者”无人作战飞机分析了采用“人在回路地面操控”模式及其作战使用特点,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无人作战飞机自主标攻击的技术优势,并对自主攻击关键技术如自动攻击火控解算技术、自动攻击轨迹决策、基于火力/飞行耦合的综合控制技术以及隐身作战技术进行了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