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的外泌体水平测定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诊断学意义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o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循环的外泌体是多种疾病的新型生物标记物。在这项研究中,我们研究了循环的外泌体水平是否可以作为激素性骨坏死的诊断生物标记物,并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做出辅助性诊断。方法 我们通过Nanosight技术,检测了年龄介于18-55周岁之间的不同性别的85个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病人和115个正常人的血清外泌体水平,然后做了诊断精确性和血清外泌体水平的ROC曲线分析。
其他文献
寰椎解剖位置特殊,手术风险高,难度大。目前,寰椎内固定术式较多,研究证实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最为牢固可靠。但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又因其对钉道要求苛刻而导致其临床应用受到不同程度限制。为此,寻求一种稳定、安全的寰椎内固定植入方法成为脊柱外科医师的关注焦点。寰椎椎弓根螺钉导向器的研发为寰椎椎弓根螺钉的置钉提供了个体化、安全的技术手段。目的:设计一种导向装置,可以提供寰椎椎弓根螺钉的个体化置钉,从而避免
Direct injection is a minimally invasive method of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for numerous injuries and diseases.However,despite its promising potential,its clinical translation is difficult due to the
目的:验证中西医结合微创技术治疗拇外翻规范化诊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7月至2008年9月期间,对77例(144足)拇趾外翻采用规范化诊疗方案治疗,其中轻度拇趾外翻48足,中度拇趾外翻52足,重度拇趾外翻44足.患者年龄:21~76岁,平均52.38岁,(轻度组平均年龄46.75岁,中度组55.67岁,重度组54.64岁).女性74例140足,男性3例4足.术后随访周期12个月,采用自身
[目的]通过开放后路腰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C型臂引导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minimal invasive surgery-posterior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和O型臂导航MIS-TLIF三种方法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围手术期比较,探讨导航手
目的:老年患者在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发生急性精神障碍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本组收治70岁以上老年人工关节患者1650例,出现术后精神障碍67例,发生率为4.1%.分析这67例患者精神障 碍出现时间、持续时间,麻醉方式、麻醉用药、髋膝手术方式、基础疾病和电解质失衡情况与术后精神障碍的关系.
目的:研究氟涂层镁铝合金动物体内生物相容性.方法:普通级新西兰大白兔14只,雄性,4月龄,体质量约2.0~2.5 kg.同一品系健康、SPF级昆明小白鼠15只,雌雄不限,6周龄,雌鼠无孕,体质量17~23 g.应用镁合金材料在小白鼠体内进行急性全身毒性实验,分3组(n=5).新西兰大白兔股骨髁外侧植入氟涂层或无涂层镁铝合金圆销,分2组.
目的 报道第二趾胫侧游离皮瓣修复伴有神经缺损的节段性手指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 法 伴有神经缺损的节段性手指软组织缺损是手部常见的一种损伤,修复方法也较多。临床上修复伴有神经缺损的皮肤软组织缺损比较常用的的方法是携带神经干的皮瓣,包括游离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1-3]、桡动脉皮瓣、腓肠神经营养皮瓣、足内侧皮瓣[4-6]等。
临床中常遇到脊髓慢性压迫患者在手术减压后神经症状短时间缓解,随即出现加重现象,目前考虑此种现象为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临床上少见的原发性脊髓损伤后的继发性损害。其发生与自由基及脂质过氧化、炎症反应、细胞凋亡与自噬等有关。早发现、早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一旦发现,立即予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神经营养药物及高压氧等治疗,可促进脊髓功能恢复,避免造成更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
压疮是长期以来的临床护理工作中较为棘手的问题,是护理工作攻克的顽症。它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导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已发生在骨质突出的部位,如骶尾部、坐骨关节、股骨大转子、足跟部等,常见于瘫痪和长期卧床者。
目的 评估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病例,术中使用一种新型的单侧编织法修复旋前方肌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58例掌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 C型桡骨远端型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28人使用传统修复法,研究组30人使用单侧编织修复修复旋前方肌,对照研究两组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利用旋前方肌的特点,设计的"单侧编织法",具体步骤如下:在距离旋前方肌桡侧缘的内侧0.5cm处,切开旋前方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