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绳海槽岩浆作用的区域性差异分析

来源 :第三届深海研究与地球系统科学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23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冲绳海槽位于西太平洋活动大陆边缘,是一个目前正在活动的、年轻的弧后盆地.海槽中火山岩具有双峰式特征,即主要存在玄武岩和中酸性浮岩两种岩石类型,玄武岩分布极为局限,仅出露于中部和南部的局部区域,表明冲绳海槽仍处于弧后扩张的早期阶段.
其他文献
白垩纪发生过多次大洋缺氧事件,其中发生在晚白垩世Cenomanian–Turonian(C–T)之交的这次大洋缺氧事件被称为OAE2(Oceanic Anoxic Event 2).OAE2 的影响范围很广,达到了全球规模.在OAE2 期间海相碳酸岩和沉积有机质的碳同位素(δ13C)发生了2-4‰的正偏,反映了全球碳循环的扰动和环境的剧烈变化.另外,在OAE2 期间还发生了有孔虫、钙质超微化石、放
会议
全新世东亚季风降雨的波动可能引起中国新石器文明的衰落(4000a BP 前后)和朝代的兴替,研究中国降雨格局变化对理解东亚季风演化意义重大,然而中国不同地区对东亚季风强度变化的环境响应存在差异和争议.因此,有必要发掘不同区域的季风降雨记录进行综合考虑,但现今南方的季风记录相对于北方还是很缺乏.
会议
对采自川东北仙人洞石笋XR025 进行了高精度230Th 定年和高分辨率氧-碳同位113素分析,重建 33~28 ka BP 的高分辨率夏季风气候变化历史.结果发现,XR025 清晰地记录GIS4、GIS4.1 和GIS5 等温暖事件和H3这一寒冷事件,而且这些事件的发生时间与格陵兰冰芯和我国其它石笋记录的一致.
会议
2004/2005 年中国第21 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在南极冰盖最高区域——冰穹A(或称Dome A)地区钻取了一支长度为109.91 米的冰芯(本文简称为DA2005 冰芯).将该支冰芯上部100.42 米用于主要离子成分(包括Na+、NH4+、K+、Mg2+、Ca2+、Cl-、NO3-和SO42-)分析,并依据非海盐硫酸根含量随深度的变化序列,建立了DA2005 冰芯中的火山活动记录.
会议
Late Quaternary changes in oceanicprimary productivity (PP) at the edge of theWestern Pacific Warm Pool (WPWP) werereconstructed by quantitative changes incoccolith assemblages in piston CoreMD01-2386
会议
As a High Nitrate Low Chlorophyll (HNLC) area,the Subarctic North Pacific Ocean represents a key region modulating the surface ocean primary productivity and thus global carbon cycle.
会议
Ice cores from the Tibetan Plateau ice cores provide high-resolution records of changes in the snow and ice isotopic composition.In the monsoon sector of southern Tibetan Plateau,their climatic interp
会议
南海中尺度涡频发,被诸多学者关注.然南海深海涡旋(在表层几乎无体现)却鲜有观测与报道.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在南海西沙海域布置了多套深水潜标,对当地海流、海温、盐度等进行了长时间观测.
会议
This paper uses the 42-year GECCO synthesis data to analyze and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Indian Ocean deep meridional overturning circulation (DMOC)with the Indian Ocean dipole mode (IOD).
会议
南海海盆中岩浆底辟作用发育,尤其在西南次海盆和东部次海盆南部更为活跃.海盆底辟作用以隐刺穿为主,主要分布在中新世层位中,少量分布在中新统至上新统层位中.其产出产状主要为圆锥状,大部分以串珠状呈近东西向或近南北状分布,链状特征明显,显示出底辟作用受到系统的控岩构造限制.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