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关节镜辅助下经皮拉力螺钉微创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手术方法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7月到2014年06月间,我院关节外科共收治单纯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10例,男8例,女2例,平均年龄26岁(18-52岁),均为闭合性新鲜骨折。致伤原因:骑电瓶车摔伤3例,骑单车1例,车祸3例,高处坠落伤2例。
【出 处】
: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关节镜辅助下经皮拉力螺钉微创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手术方法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7月到2014年06月间,我院关节外科共收治单纯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10例,男8例,女2例,平均年龄26岁(18-52岁),均为闭合性新鲜骨折。致伤原因:骑电瓶车摔伤3例,骑单车1例,车祸3例,高处坠落伤2例。
其他文献
通过分析相对表观弥散系数(rADC)值在复发胶质瘤和无进展胶质瘤的差别,探讨相对表观弥散系数(rADC)值在预测胶质瘤术后复发中的价值. 经手术病理证实及规律随访的10例低级别胶质瘤(WHOⅠ、WHOⅡ级)和14例高级别胶质瘤(WHOⅢ、WHOⅣ级)患者(2例病理结果为WHOⅡ~Ⅲ级的归入高级别组),术前常规MRI检查、增强扫描检查及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扫描.在工作站构建ADC伪彩图,分别
目的 探讨磁共振胎儿基础扫描序列 方法 选取正常胎儿20列进行1.5TMRI检查,序列包括平衡式快速梯度回波(FIESTA)、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SSFSE)、快速反转恢复运动抑制(FIRM)、扩散加权成像(DWI)、三维容积内插快速扰相GRET1W1(3DLAVA).按双盲法由2名MRI诊断医师对各序列从图像质量、图像伪影和图像特点予以对比,最后对其结果汇总分析,选出磁共振胎儿扫描序列.结果
目的 通过比较3.0T超导磁共振检查中3D-SPACE序列与3D-TSE序列在内听道成像的图像质量,探讨3D-SPACE序列在内耳成像中的应用价值及优势. 方法 使用3.0T SEMENSE Veiro超导磁共振对20例疑有内耳或内听道疾病患者双侧颞部进行3D重T2 FSE序列以及3D-SPC横轴位扫描,采用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重建(VRT)技术进行图像后处理,观察两
目的 探讨SOMATOM Force CT TurboFlash扫描方式在冠脉CTA成像中实际应用情况. 方法 采用TurboFlash扫描方案,检查者无需进行屏气训练和控制心率,根据心电监测所得心率情况选择合适曝光期相与造影剂注射方案,将扫描所得数据进行后处理,分析图像质量情况并计算患者接受辐射剂量.扫描参数:均开启管电压调制技术(CARE kV)和管电流调制技术(CAREDose4DTM),参
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是由多种病因造成的一种常见致残率高的骨科疾病,是股骨头部分或完全性缺血和骨细胞、骨髓造血细胞以及脂肪细胞坏死的病理过程[1]。目前,临床上治疗股骨头坏死方法很多,尤其是早期股骨头坏死,非手术治疗如介入治疗通过灌注溶栓,扩血管治疗可以部分恢复股骨头区域血液供应情况。外科手术治疗如截骨、髓芯减压和血管植入等,其目
Purpose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utility of IVIM parameters to identify the early changes in DN.Materials and Methods Forty type Ⅱ diabetic patients and 20 healthy control subje
目的 探讨颅底沟通性脑膜瘤在CT和MRI影像中的特征性表现以及CT和MRI检查在颅底沟通性脑膜瘤的定性、定位诊断中的价值,以提高肿瘤术前诊断的准确性. 方法 搜集我院2010年2月~2015年1月经外科手术病理确诊为颅底沟通性脑膜瘤的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MRI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剖析,分别计算CT和MRI检查诊断的阳性率及肿瘤对周围结构侵犯的诊断阳性率,采用SPSS11.5专业软件进行统计处
目的:探讨以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和软骨细胞共培养为种子细胞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可行性,并评价修复效果。方法:取浓度为3X108/L的第二代BMSCs和软骨细胞,按2:1比例混匀共培养作为种子细胞,观察细胞的增殖和基质合成,绘制细胞生长曲线。
[目的]汇报1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术前脑脊液漏,探讨仔细阅读颈椎磁共振,分析少见的脑脊液漏,确定手术方案,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方法]XXX,男性,77岁,车祸伤6天入院,骑电动车被轿车撞倒,当时昏迷,逐渐清醒,头痛头晕,无恶心呕吐,颈部疼痛伴双上肢麻木无力,在当地医院头颅颈椎CT检查为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未行颈椎磁共振检查,保守治疗7天,效果未见好转,转来我院治疗。
目的:比较Zero-P椎间融合器与一体化钢板(PCB)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我院57例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27例患者采用Zero-p椎间融合器作为内植物(Zero-p组),30例患者采用一体化钢板(PCB)作为内植物,观察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术后JOA评分及改善率、椎间高度、颈椎生理曲度、椎间植骨融合情况、术后吞咽困难、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