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岩溶石山表层岩溶带岩溶水资源调蓄能力初步评价

来源 :岩溶地区水、工、环及石漠化问题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ruto_Dragonballl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水文地质角度论述了表层岩溶带对地下水的调蓄机制,提出了用调蓄系数定量评价表层岩溶带调蓄地下水能力的概念和方法.文章认为:受气候、地质背景等因素控制,西南岩溶石山地区普遍存在的表层岩溶带,未必都具备对水资源调蓄的功能.地层的岩性和空间介质结构将决定其是否具有地下水调蓄的功能,而表层岩溶带调蓄能力大小还取决于其发育的规模和连续性,这又取决于地质、地貌、气候、土壤、植被等不同背景因素.论文在综合分析西南地区8个岩溶典型试验场的观察数据基础上,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模拟了西南表层岩溶带发育的空间分布与强弱,初步估算了表层岩溶带对岩溶水资源的调蓄能力,结果表明:西南岩溶石山地区表层岩溶带,目前具有调蓄能力大约占降雨总量的8%左右,达到247.4×10<8>m<3>.
其他文献
地质构造单元的划分是地质构造研究的重要内容.前人曾对中国大陆及其黄东海地区的地质构造进行了详细研究,做了多种地质构造单元的划分方法.黄汲清教授(1980)指导主编的中国
本文根据地震分布,结合海域地层、构造、断裂和岩浆活动,为中国东部近海的活动构造进行了区划.中国东部近海包括渤海、黄海和东海及邻区,本文将该区划分为强构造活动区、弱构
本文利用"海洋生物资源补充调查及资源评价"项目于1997~2000年东海北部(29°30′~33°00′N、122°30′~128°00′E)4个季节的底拖网调查资料,选取了以生物量占总生物量90﹪的
根据1985-1998年黄、东海水温观测资料和近期黄、东海海洋环境补充调查结果,本文重点分析了黄、东海温度锋的分布特征、季节变异及其与水团演变的关系.与以往类似研究所不同
乌鲁木齐天文站自1999年研制完成1.5GHz频段室温双偏振消色散接收系统.2002年又完成1.5GHz频段致冷式双偏振消色散接收系统.我们成功地完成了第一个国际合作协议的任务.为在
通过对TM卫星遥感数据的数据处理、综合遥感解译和外业调查等,完成西南岩溶石山地区滇、黔、湘、川、渝、鄂、奥等8个省、市、自治区共339个县(市)、面积74万km的石漠化遥感
本文试图通过结合测绘事业单位现存的状况,分析测绘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可行性和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测绘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一些思考、探讨.
本文以国家实施科学数据共享工程为背景,论述了测绘科学数据共享中的重要地位,分析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特点与重要价值.
文章从与时俱进做好保密工作,促进测绘成果的广泛应用的角度,指出了当前测绘成果保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强调了卫星导航电子地图合作开发机制.
本文从建设"数字贵州"的实际出发,指出了地理空间基础框架的内涵、基础性和重要性,分析了我省建设框架的现状条件,提出了主要任务及其对策建议,强调了建设框架的政府主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