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比较SLE患者与正常人基因表达谱的改变,寻找SLE中医证候相关基因.方法:采集静脉血5mL提取总RNA后,反转录合成、标记.cDNA探针,与基因芯片杂交后检测.对SLE患者热毒炽盛、阴虚内热型基因表达谱差异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发现6例SLE患者与正常人对照均有显著差异表达的基因123个,涉及细胞因子及受体相关基因、免疫相关基因、细胞信号和传递蛋白,蛋白翻译合成、凋亡相关基因等.两证型大部分基
【出 处】
:
第四届中韩皮肤病会议、第二届中英皮肤病会议暨2004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SLE患者与正常人基因表达谱的改变,寻找SLE中医证候相关基因.方法:采集静脉血5mL提取总RNA后,反转录合成、标记.cDNA探针,与基因芯片杂交后检测.对SLE患者热毒炽盛、阴虚内热型基因表达谱差异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发现6例SLE患者与正常人对照均有显著差异表达的基因123个,涉及细胞因子及受体相关基因、免疫相关基因、细胞信号和传递蛋白,蛋白翻译合成、凋亡相关基因等.两证型大部分基因表达具有一致性,但有明显的表达程度差异.聚类分析结果显示,2例热毒炽盛归为明显一类、4例阴虚内热型患者归为另一类.热毒炽盛型代谢相关基因、急性时相炎症反应相关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阴虚内热型.结论:LE的发生是由多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证候微观的生物学基础可能反映为多种非特异性指标的多种组合、变化模式,有待下一步增加样本量继续研究和验证.
其他文献
本文就"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学科与概况作了简要介绍.简述了中医学在皮肤性病学方面的贡献,西医皮肤病学的发展,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概况,以及对"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过去、现在及未来的小结和展望.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反应,皮疹多形性,瘙痒剧烈,慢性病程,容易复发.中医在治疗湿疹上能充分发挥出其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优势,尤其是西医束手无策的慢性顽固性湿疹,根据中医整体辨证论治,往往取得良效,这跟中医整体调节,协调阴阳,降低致敏状态是密切相关的.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湿疹的优势越来越受到重视,对湿疹的临床研究也有较多的文献报道.
目的:初步建立和评价应用PCR技术直接从临床标本中检测浅部真菌病病原真菌的方法.方法:采用蛋白酶K消化法和煮沸法处理临床标本,从中提取致病菌DNA,然后用真菌通用引物ITSI进行PCR扩增检测,并与直接镜检和培养法作对比.结果:共收集112例临床标本,镜检与PCR方法的Kappa值均>0.75,而培养的Kappa值为0.70;PCR检测、直接镜检和培养的敏感度分别为80.7、96.5%和70.2%
尖锐湿疣是由HPV感染所致,由于感染的HPV种类不同,临床感染的表现也五花八门,容易造成误诊误治.本文重点概述了尖锐湿疣的临床表现,详细介绍了与尖锐湿疣需要鉴别的相关皮肤病.
非淋菌性尿道炎的发病率近年呈上升趋势,但目前对它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并不完全了解,西药治疗主要以四环素族、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为主.但单纯西药治疗常出现过敏、耐药和双重感染等副作用,有时疗效不理想,复发率高,且费用昂贵.特别是由于治疗的不规则,或病原不明确的盲目治疗,形成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混合性感染率在上升,给病人在精神和经济上都造成了极大的负担.因此,有必要探讨一种新疗法,以纠正、弥补这些缺点和不足
目的:通过局限性硬皮病皮损中表达CD34和FXⅢa阳性的树枝状细胞数月变化,探讨这2种细胞在局限性硬皮病发病机制及在疾病演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诊断为局限性硬皮病32例患者的组织切片,按照病理组织上的变化分为四组.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正常对照组同各组中CD34和FXⅢ阳性表达的皮肤树枝状细胞和淋巴浸润细胞(CD4、CD20、HLA-DR、UCHL1)的数目,对比数目变化.结果:随着皮肤硬化的
血管内皮细胞参与机体多种病理过程,如炎症、免疫,肿瘤转移,血管硬化等.本文观察不同剂量红素对人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的红素与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在体外共育,检测其对细胞活性、增殖、凋亡、表达细胞间连接分子、表达黏附分子以及黏附白细胞的影响.结果:红素在1mmol/L以上浓度能引起细胞死亡,且部分细胞死于凋亡;在400nmol/L到1mmol/L之间,红素通过将细胞阻断在G
在紫外线照射下,表皮内的黑色素细胞更加活性化并且不断增殖,这样、就引起皮肤的黑化.以前的报告认为:干细胞因子和内皮素-1两者都在参与这个过程,从培养色素细胞来看、SCF和ET-1都是经MAPK磷酸诱导而使DNA合成相乘般地增加.虽然如此,人们对皮肤组织的这些细胞因子的实际作用却所知甚少.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运用体内典型检测、即检测移植到SCID鼠的人体皮肤的情况来分析SCF和ET-1在人体皮肤色素沉
目的:研究商陆皂甙甲(EsA)体外对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治疗银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标本取自3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和20例健康献血员,利用EsA分别与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或植物血凝素(phytohemagglutinin,PHA)协同刺激PBMC,用双抗体夹心AB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性病门诊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感染情况及药敏试验.方法:采用珠海丽珠集团丽珠试剂厂出品的解脲脲原体和人型支原体分离鉴定、计数、药敏试剂盒进行检测.结果:1344例就诊患者中泌尿生殖道支原体阳性564例(41.96%).其中男性Uu阳性229例(34.13%),Mh阳性12例(1.79%),Uu+Mh阳性8例(1.19%);女性Uu阳性287例(42.65%),M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