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颈椎创伤后食道损伤的原因及处理对策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er0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颈椎创伤后食道损伤的原因和处理对策 方法 回顾性统计我院近8年创伤性颈椎患者食道损伤的发生率,并分析导致其损伤的可能原因及损伤后的处理措施.结果 2008.11-2016.07,我院共收治创伤性颈椎患者 237 例,其中单纯颈脊髓损伤66 例,颈椎骨折或脱位或合并脊髓损伤 171 例.行颈前路手术者143 例,颈后路手术 12 例,前后联合入路9例.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务人员对患者的救治不单单是靠药物和技术措施。而是更加注重心理、社会及情感因素在医疗护理中的地位。医疗护理工作中的人际关系是指同护理过程有直接关系的人和人之间的交往关系。主要包括医生和护士之间的医护关系,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医患关系、护士和患者之间的护患关系。
目的:通过开展静脉血栓栓塞症(Vein Thromboembolism,VTE)院内护理预警模式,探索该模式在创伤骨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降低VTE发生的风险。方法:静脉血栓栓塞症(Vein Thromboembolism,VTE)院内护理预警模式是我院开展的一种以护理为主导、多学科多部门合作、医护患共同参与的VTE预防体系。根据此预警模式,对2015年10月至2016年6月收入我科的336例
目的:金属内植物在骨科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取得成功的同时,也带来一些新的问题。由于细菌生物膜的形成,金属内植物相关感染的治疗非常困难。近年来采取了许多方法提高感染细菌培养的阳性率,以期有针对性的选择抗生素。遗憾的是仍有30-50%的病例不能培养出细菌来。如何处理培养阴性的内植物感染是一个棘手难题。本文报告临床上11例培养阴性的金属内植物感染病例的治疗结果,以总结其中的经验。方法:11例培养阴性的金
目的:膝关节置换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晚期返修的原因为无菌性松动和假体磨损,早期返修的原因主要是感染.本文报告1例术后5个月即发生松动而返修的病例,分析其原因并做文献综述.方法:女性病人,63岁,BMI为25.8,因骨性关节炎行右膝关节置换术.术后5个月发现胫骨平台松动,行走疼痛,休息缓解.WBC,ESR,CRP均在正常范围;关节液检查及细菌培养阴性.下肢力线在许可范围之内.结果:初步诊断为膝关节置
目的:提出颈椎病变节段相邻上下位椎体及之间的组成成分为颈椎运动单元这一概念,并以术前、后运动单元高度(相邻上位椎体前上缘、下位椎体前下缘之间的高度)差评价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手术疗效。方法:对我院行颈椎前路间盘切除融合内固定手术(ACDF)的12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从颈椎侧位X线上测其手术前、后的运动单元高度,运动单元高度差<3mm为A组,3-5mm为B组,>5mm为C组
Matrine,a natural product,has been demonstrated to be a promising chemotherapeutic drug for some cancers.Usingflowcytometricanalysisofthecellcycleandapoptosis,we found that matrine inhibited the proli
目的 探讨肘管综合征术前及术后的护理干预。方法 选择30例行原位松解术治疗肘管综合征的患者,对其采取术前及术后的护理干预。结果 30例手术顺利完成,疼痛麻木感较术前减轻,术后伤口愈合完整,无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肘管综合症术前及术后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感染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恢复患肢基本生活功能。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目的:研究平台髌骨角对于膝关节表面置换手术前后髌骨高度的准确性、可重现性,特点及不足,以及手术影响髌骨高度的变化因素。方法:通过对自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本院骨科关节学组收治的100例膝关节表面置换患者的术前术后膝关节侧位片进行平台髌骨角的测量。运用广泛使用的三种测定髌骨高度方法进行50例膝关节表面置换患者手术前后膝关节X线侧位片的测量,这三种方位为改良Black-burne-Peel指数
方法:对2012年4月至2015年6月因寰枢椎脱位而行后路寰枢椎脱位的患者行后路寰枢椎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于可复位的寰枢椎患者直接行后路复位融合内固定,对于难复位的,均行颅骨牵引复位后再行后路寰枢椎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患者年龄13岁~61岁,平均45岁。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测量患者术前、术后颈椎侧位片C1-C2,C2-C7,C1-C7夹角及其相关性。
目的:比较掌侧锁定加压钢板与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C型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桡骨桡骨远端C型不稳定骨折患者,其中30例(C1 8例,C2 20例,C3 2例)采用外固定架治疗(外固定支架组),30例(C1 3例,C2 22例,C3 5例)采取掌侧锁定板治疗(掌侧锁定板组),收集术前、术后以及术后6个月的腕部正侧位片,术后随访均>12个月,并进行腕关节功能评分,同时分别记录两组间术后的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