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学波束形成天线及其可行性的研究

来源 :中国宇航学会首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oo00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种采用实时延技术的光学波束形成天线。文中首先进行了该天线的方案设计和理论分析,详细介绍了其所依据的实时延基本原理;然后给出了该光学波束形成天线的实验结果和数字调制信号通过该天线的光学波束形成网络的传输试验结果,并进行了详细的性能分析;最后进行了小结,指出了光学波束形成技术在军用/民用卫星通信中应用的广阔前景。
其他文献
在含能配方的研究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用到一些新型的含能材料,为保证配方调试过程的安全性及配方自身的安定性,就要针对该种材料进行相容性分析,以确定应用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事项.利用现有的试验设备及条件,进行了一组HN(2-乙基己二酸二硝酸酯)与其它主要组分的DSC热分析实验.
利用DSC、TG、X-衍射仪、MS和FTIR研究了7-氨基-6-硝基苯并二氧化呋咱(CL-18)的热分解特性.结果发现在分解之前无熔融转变,属于固态分解.在低升温速率下整个反应分两步进行,首先是不稳定的硝基和呋咱环的自由基分解,然后是相对较稳定的苯并氧化呋咱环的受热分解反应,两步反应的活化能分别为167.68kJ/mol、204.55kJ/mol,分解产物二氧化氮在整个分解过程中都起着氧化和催化作
本文研究了自由脱粘深度控制和界面分离工艺技术,通过整体预制和整体贴片技术,有效地解决了某型号发动机自由脱粘深度超差和界面分离不清晰的问题,提高了发动机绝热层制造合格率.
在活化后的微米金属铝粉表面包覆了一层对固体推进剂组分热分解有催化作用的纳米膜,成功防止了金属铝粉的进一步氧化,有利于高能固体推进剂中活性金属铝粉含量的提高.通过对包覆有纳米膜的复合金属铝粉的SEM、TEM和XPS分析表征,发现纳米膜对微米金属铝粉形成了很好的包覆,包覆膜的厚度为10nm左右.金属粉的比表面积(BET)由包覆前的1.46m2/g,增加到13.74m2/g,提高了粉体的分散性.热分析研
空间太阳望远镜(SST)作为国家“十五”背景型号,是我国第一颗用于对太阳进行连续观测的空间科学卫星。本文概述了SST科学目标,说明了为实现SST科学任务目标对有效载荷和平台的基本要求,剖析了卫星总体关键技术,总结了所取得的预研成果。
本文针对远洋船岸船通信海事第二路由的B系统高速数传链路在远洋任务中出现的信号强度不稳定、有突发误码、系统误码率偏高的问题,研究分析了电离层闪烁对海事HSD传输性能的影响;通过对电离层振幅闪烁信号的建模仿真分析,结果显示电离层闪烁的确会导致海事HsD传输性能下降、引起突发误码。
本文应用MM5V3中尺度非静力平衡模式,对2004年7月24-25日和8月13日发生在酒泉卫星发射场的两次降水过程作了模拟试验和尝试预报,并对其预报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式对发射场及周边地区降水天气的发生、降水的时间、降水强度以及主要降水落区都有一定的模拟预报能力,其预报结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模式进行相应的调整实验,有望进一步提高其模拟预报水平。
本文在介绍了我国导航卫星军事应用系统的现状及需求,给出卫星军事应用系统体系结构的定义;运用面向对象方法,完成了导航卫星军事应用系统体系结构的分析和设计,用统一建模语言UML描述了导航卫星军事应用系统体系结构的系统级模型。
比较了空间激光通信和微波通信的优缺点,详细介绍了空间激光通信系统的组成、现有条件下的实现方法和途径,按目前已能达到的技术水平对激光通信链路进行了初步估算,结果表明在精确瞄准状态,激光通信功率和误码率能满足通信基本要求。分析了激光通信在卫星通信中的应用前景和开展我国卫星激光通信系统应用研究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本文从利用火箭遥测数据确定卫星初始姿态的原理入手,对数据的选取和坐标系定义进行了描述,并对计算方法和步骤进行了详细讨论,同时对测量船多年来使用的几种卫星初始姿态方法进行比较和分析,希望对以后的软件设计和海上测控任务有一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