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分型诊断思路和分层治疗依据

来源 :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nlao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对一个脑梗死患者进行了病因和发病机制的分型之后,并对患者进一步分层,根据分层情况,制定治疗方案,就能更清晰地知道应该采取怎样的治疗是最合适的,做到应用每一种药物时都有理有据,心中有数,使每一位患者都能得到在循证医学指导卜的个体化治疗,力求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呼吸系统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做好临床呼吸系统感染主要病原菌耐药顸警工作,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9年1-12月2341例痰液标本分离1071株病原菌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检出致病茵中革兰阴性菌占53.03%、真菌41.46%和革兰阳性菌5.51%;主要病原菌分布:白色念珠菌34.36%、铜绿假单胞菌10.18%、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9.24%、副流感嗜血杆
目的:了解我院痰铜绿假单胞菌(PA)分离率的变化及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08年痰中PA分离率及其对11种抗茵药物的敏感率。结果:(1)2007年PA分离株数及分离率较2008年明显升高;(2)PA对11种抗茵药物的敏感率分别为:阿米卡星90.5%,亚胺培南87%,头孢吡肟86.2%,环丙沙星84.8%,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钾84%,头孢他啶
目的:了解我院分离主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做好临床主要病原菌耐药预警工作,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我院2009年1-12月分离的病原菌作回顾性分析。结果:主要病原菌分布:解脲支原体29.3%、白色念珠菌16.0%、大肠埃希菌6.9%、铜绿假单胞菌5.2%、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5.0%、主要病原菌耐药预誓情况:革兰阴性菌大肠埃希菌耐药严重,耐药率>50%临床需药敏选药品种迭8种,>7
目的:研究鲍曼不动杆菌(A.b)的耐药率与抗菌药物用量之间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2007年A.b的耐药率和常用抗G-杆菌抗菌药物的使用量,并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A.b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大体较稳定。所调查药物用量(用药频度,DDDs)的变化呈现多样化。通过分析推测A.b的耐药率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TZP)
为加强抗感染药物在临床安全应用的管理,分析通辽市7所二级医院抗感染药物在二级医院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2008年通辽市处方评价结果进行总结。发现抗感染药物使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医务人员缺乏合理用药知识;临床药师没有参与合理用药监督指导;医院管理缺乏有效监管措施;医德医风有待提高。因此,需进一步健全二级医院组织机构,完善规章制度,加强医院监管;提高医务人员合理应用抗感染药物的水平;充分发挥临床药师
本研究基于大量的国内外基础与临床试验研究,确证了他汀类药物在卒中一级预防,二级预防的作用,奠定了其与抗血小板药物和降压药物共同构成预防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三大药物”的基础。综合SPABCL和其他14项他汀类药物研究结果显示,脑出血患者运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并不增加出血性卒中的风险,但对脑出血患者运用强化他汀治疗应慎重叨,并强调他汀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研究扩容治疗的机理和意义。方法:对发病48小时以内的115例脑梗死患者随即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抗血小板聚集、活血、营养脑细胞治疗;治疗组6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羟乙基淀粉(200/0.5)扩容治疗,疗程平均15天,观察两组病人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羟乙基淀粉(200/0.5)组总有效率98.7%,对照组总有效率79%,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P<0.01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组织细胞凋亡及p38MAPK蛋白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用Ⅶ胶原酶注入到大鼠苍白球诱导脑出血模型,分脑出血组、依达拉奉治疗组、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用TUNEL法及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凋亡及p38MAPK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1)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存在细胞凋亡,出血后2d~3d达高峰。与脑出血组相比,依达拉奉治疗组于脑出血后6h、12h、1d、2d、3d、5d
目的:目前医院信息系统(HIS)虽拥有海量的数据,却不能满足于临床科研工作的需要,本文即探讨利用HIS查询模块系统所拥有的数据及Java与可扩展标记语言(XML)等程序设计语言技术,以开发基于HIS的数据提取管理模块;方法:使用Java与XML等语言,根据用户的定义规则从HIS提取数据,并将数据按照一定规则转换为符合进行统计处理的量化数据(如Excel,SPSS等),该模块应满足与不同医院的HIS
脑储备能力的研究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重视,它是一种机体内源性抗缺血缺氧机制。辅助打开一二级侧支循环,促进梗死灶周围血管新生即三级侧支代偿,对于挽救半暗带,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在治疗上重视增加脑血流储备的药物的应用,注意保护和提高脑的自动调节功能。在脑代谢储备方面,可以通过增强或抑制发生缺血耐受的高端或下游某一环节,起到修复、增强脑缺血耐受的作用。线粒体通透性转变(mitochond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