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纪念馆在青少年教育中的界限问题--以西安事变纪念馆为例

来源 :秦晋豫冀四省博物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windj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纪念馆教育是博物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学校对青少年教育的多元化要求,使得纪念馆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防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得到了普遍认可.但纪念馆因其特殊性又存在教育的界限问题.文章集中探讨纪念馆在开展青少年教育工作时,如何解决其教育内容和方式的界限问题.教育内容界限就是纪念馆在展示过程当中内容的选择、取舍问题。纪念馆不像博物馆,博物馆展品精美,内容宽泛,而纪念馆尽管主题鲜明,但却逃脱不了内容相对单一的弊端,其可观赏性无法与博物馆相比拟,趣味性、娱乐性大打折扣,这都致使在教育方式上会受限较多。总之,青少年教育是其一生教育生涯中的重要阶段,纪念馆教育是青少年教育的"第二课堂""校外课堂",承担着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国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的光荣使命和职责。在纪念馆教育进行了这么多年后,新时期面临了新的问题-在青少年教育中教育内容和方式的界限问题。现有的思考还很不成熟,但只有努力去思考目前存在的问题,然后设法去解决这些问题,革命类纪念馆的青少年教育工作才有可能越做越好,这也是西安事变纪念馆人不懈努力的方向。
其他文献
依托互联网时代的技术与平台,博物馆、纪念馆将重焕生机.文物保护也可以借助物联网技术,探索"互联网+"时代的新出路.文物,是不可再生的稀缺性文化资源,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对于
伴随"互联网+",互联网技术应用的日益多向化,现代技术正在深刻影响着科学技术、经济、政治、军事乃至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推动社会从工业时代向后工业时代——即信息化
会议
以晋祠馆藏碑碣石刻基础数据为基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虚拟手段,进行碑碣石刻的数字化重构和替代,建立数据资料平台,完整、全面地保存碑碣历史信息,为深入研究晋
远程实时监控手段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在法门寺博物馆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方面,利用物联网技术对文物保存环境实施全面有效的监测和控制,并依据实时监测数据,制定出初步的环境
二维码的使用范围日益广泛,运用Data Matrix二维码的特点不仅可以设计实体博物馆门禁系统以及构建一个完整的博物馆门票Data Matrix二维码识别系统.还可以构建数字博物馆系统
含光门遗址是目前唐长安城皇城仅存的遗址,也是唐长安城考古现存的、保存最完好的城门遗址,是隋唐时期营城思想和西安城墙建筑史珍贵的实物见证.目前,含光门土遗址正面临着多
会议
博物馆是展示一个地区文明的重要窗口,它对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有着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文化大发展战略的实施,
当前公众考古学发展迅速,很多考古机构在工地开展公众考古活动,但是就目前发展形势来看,中国公众考古活动的模式较为单一,基本就是组织公众(大部分是青少年学生)到考古工地进
遵循纪念类博物馆宣教工作的发展规律和创新理念,结合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宣教工作的长期探索与实践,分别就信息化时代纪念馆宣教工作面临的现状、纪念馆宣教方式的开拓与创新、
博物馆宣传承载着"传播"与"展示"功能,当今时代下博物馆宣传的重心正逐渐从传统媒体向新媒体倾斜,博物馆宣传迈入"全媒体"时代;互联网宣传适应时代发展,履行博物馆社会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