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图书馆的坎坷经历与发展前景

来源 :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第23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long2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顾中国地质图书馆近百年的历程,从建馆的艰难,抗日战争时期五年四易其地的坎坷,解放前夕的巧妙应变,抗迁护馆,到解放后的发展,既有几代图书馆工作者的辛勤劳动、无私奉献,也凝聚着地质界老前辈和地质学家的心血和汗水。地质图书馆是中国历史最悠久、资料最充实、功效最显著的一个专业性图书馆,充分体现了专业图书馆与相应学科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密切关系,也充分体现依靠科技进步,应用新科技改进馆务管理方法的重要意义。此外,战乱时期克服种种困难、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抚今思昔,我们更应发扬地质图书馆的优良传统,加强图书馆的业务建设,提高服务水平,拓宽服务领域,为我国地质事业的发展做出新贡献。
其他文献
作为中国地质事业的创始人和奠基者,丁文江先生在中国地质学史上书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从其对地质学的正确的认识;不辞劳苦、以身作则;潜心育人,方法得当;胸怀宽广,善引人才;知人善用,爱护人才等五方面介绍了丁先生担任地质调查所所长及其后一段时间里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希望借此与地质学界的同行共缅这位先贤。
当前我国地质事业已从地质大国向地质强国跨越,在展示辉煌成就的同时,深切缅怀曾为中国地质事业快速发展,呕心沥血、筚路蓝缕,乃至“殉难”捐躯的老一辈地质学家英勇事迹,以兹继承和发扬他们的艰苦奋斗,勇于牺牲的精神,就更具有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笔者基于这一目的,花费近半年的时间查寻史料,选定10位“殉难”的地质学家(白雅雨、赵亚曾、丁文江等人)做出简介。
李四光与翁文灏是我国近现代地球科学的主要先驱者,奠基人,甚至还是整个近现代科学事业的重要倡导者和组织者。他们都生于1889年,都逝世于1971年。通过对此二位学者生平事迹的介绍,证明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终为人们所清晰地认识。他们为中国地质科学乃至整个科学事业的丰功伟绩永远为人们所颂扬和纪念。
吴崇筠(1921-1995),沉积学家,我国沉积岩石学的创始人之一。20世纪50年代初创建了第一批石油地质实验室,主编了石油高校第一本《沉积岩石学参考教材》与《沉积岩石学》,是我国石油高校沉积岩石学教学和教材建设的先驱。她提出并总结了大庆油田萨尔图砂岩体的的分布、结构、沉积特点,为大庆油田的勘探开发提供了可靠的基础资料。通过对吴崇筠生平的简要介绍,主要就其新中国石油地质实验室的创建人、我国石油高校
王鸿祯教授1916年11月出生,于20lO年7月逝世,北京地质学院初创者之一、我国杰出历史人地质构造学家、地层与古生物学家、地质教育家。在王先生的70多年的地质事业中,他从未离开过教育战线,为我国的地质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笔者有幸在06年因工作关系和王鸿祯先生有一次接触,又因从事地质学史研究,特写此文以缅怀王鸿祯先生。本文从王先生在不同的时期所从事教育和教育管理工作分段赘述。
本文主要介绍了从1905年7月30日,李四光参加中国同盟会筹备会,到1911年11月,李四光参加武昌起义,再到1913年3月辛亥革命失败,李四光第二次离开祖国,期间李四光与民主革命的不解之缘。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董光璧先生著的《中国现代物理学史》一书,2009年9月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本文简述了其中《第五章 自然系统研究》中《第四节 地球系统》的10个事件。这些简单介绍表明,从物理方面研究地球的工作,与地质学研究地球的差别只是视角不同。因此,地质学史的研究工作也应该重视这个部分的研究史。
在《大庆等油田的发现与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无关》发表半年多后,赵文津先生怒斥大庆油田的发现与独创理论无关的说法“甚为荒唐”。然而,大量史实证明,真正荒唐的正是“真相”的“捍卫”者们。文章举例子、摆事实,对大庆等油田的发现与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无关的说法加以论证。
笔者自2008年6月20日起多次提出中期预测意见:预测地区:日本南部、台湾,以及菲律宾一带;预测震级:8~8.3级;预测时间:今后几年。  上述的“今后几年”是以提出上述预测意见成文最早的时间(2008年6月20日)开始计算的;“日本南部”是指北纬38度以南。大致是日本的主体岛屿的南半部。2011年3月11日在日本发生了9级特大巨震。预测三要素与日本9级特大地震的三要素对比结果表明,这一中期预测是
为说明作者所提观点的可探索性,在整理大量客观证据的基础上,以遵守科学的基本常识为出发点,用证据链的形式初步提出了个人的一点浅显看法“岩体爆炸”假说。并据此梳理出一个新地震成因的机制模型。目前,基本可以对地震现象中的大部分问题做一个较符合逻辑的解释,并且又有新的进展。在对地震成因这一问题的不断深化理解过程中,特别是在吸取前人研究之长的基础上把单个的证据拓展成证据链,不再局限于解释某种单一或特定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