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地区大气污染物对冬季雾数值模拟影响的初步研究

来源 :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0580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雾是华北地区冬季发生频率较高的灾害性天气,对社会生产生活会造成重大影响.然而对于大气污染严重的地区,目前尚未在中尺度模式模拟预报大雾的过程中考虑大量化学污染物的作用和影响.本研究利用最新发布的非静力平衡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及其耦合化学模块WRF/Chem3.2系统,模拟分析了华北地区2009年11月29日和12月1日的两次大雾天气过程.模拟结果表明,这两次大雾均发生在相对稳定的大气环流背景下,覆盖我国华北京津唐工业区的大部分地区.通过和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发布的卫星监测图像中这两次大雾的实际雾区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数值试验模拟的天气形势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近地层2m高度处丰沛的水汽条件对雾区的维持有着重要的意义,并且相对湿度在60%以上的区域和实际雾区分布较为一致.从模拟的大雾时刻的地面风场来看,雾区的风速很小,不利于水汽和污染物的扩散,对雾的持续十分有利.而对WRF/Chem输出的NO2和SO2的空间分布作进一步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华北地区NO2和SO2的分布和雾区分布存在较好的空间相关性,这表明在大气污染较为严重的华北地区,高浓度的污染物气溶胶粒子能为雾的形成和发展提供足够数量的凝结核.而从模式计算的PM10和PM2.5的分布,可以看到华北地区低层大气积聚了较高浓度的PM10和PM2.5,加上冬季较低的气温使得湿空气更加容易达到饱和,这也使得华北地区冬季大雾发生的概率和频率要高于其他地区.最后将11月29日大雾模拟结果和相同方案下未耦合Chem模块的WRF模拟结果作了对比,结果显示化学过程对2m高度处水汽含量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总体上说,WRF/Chem的模拟结果对这两次大雾的刻画基本是成功的,较好地表征了大气中污染物的化学反应对大雾模拟的影响以及在雾形成、发展中的作用,显示了WRF/Chem对考虑化学过程和污染排放的雾模拟和预报的潜在能力和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氮是陆地和水体生态系统中的重要限制性因子,它们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转化是地球生物圈、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等基本物质循环过程中的重要一环.然而,随着近几个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的发展,快速的城市化、人口的急剧增加、工农业生产等显著地增加了氮素向环境中的输入量,使得与氮循环有关的一些环境问题,诸如温室效应、水体富营养化、酸雨等生态环境问题进一步加剧(甚至由此引发一系列的经济问题),其影响范围不仅仅局限于陆地,而
借助于百度指数,"通过地区对比"获取2009年和2012年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经济区各城市网络用户关注度数据。对比研究发现:从2009年到2012年,(1)三大经济区城市网络空间关注度提高;(2)从网络层级分布来看,三大经济区城市关注度网络空间的核心均为区域绝对经济中心或行政中心,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分别以上海、广州和北京为区域的绝对核心。其中,长三角城市关注度网络层级变动较大,苏州、常州
土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利用土地或改变土地利用方式以满足生产生活需求,构成了对土地利用的干扰,影响到土地系统的生态服务价值。汾河是黄河的一级支流,也是山西省的第一大河流,是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一个独立的流域单元,其土地利用方式与山西的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参照Costanza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方法和谢高地等提出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服务价值,通过计算分析汾河流域2000-2008年土地利
本文根据安吉白茶在原产地浙江省安吉县的自然环境、物候期,以袁州区为例,对照袁州区的地理环境,气候特征,把两地气候进行利弊分析,得出袁州区种植安吉白茶比安吉县有利,有提前采摘的优势,不利方面主要有"倒春寒"、早春霜冻、高温干旱,提出引种安吉白茶高产、优质的措施,通过分析两地气候得出袁州区适宜安吉白茶种植,若能趋利避害,则更容易高产.
阿勒泰地区位于新疆最北部,总面积11.7万平方公里.北部有阿勒泰山脉,南部是准噶尔盆地.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属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寒冷区.阿勒泰地区水草丰茂,资源丰富,素有"金山银水"的美誉,旅游资源具有"总量大、类型多、品位高、组合优"的特点.全地区拥有旅游资源185处,国家A级景区22家.阿勒泰丰富独特的自然风光,悠久的草原文化历史,浓郁的民俗风情,凉爽宜人的气候,良好的地缘优势等旅游资源无以伦比
由于顺昌城区现有排水系统存在容量偏小、设施老化、设计落后、管道淤积等缺陷,受短历时暴雨影响,容易造成城区内涝,本文通过分析顺昌城区内涝原因,现状特点.探讨城市内涝应对措施及防治对策.
本文利用多时相landsatTM/ETM+遥感数据,使用基于影像的反演算法对湖北省宜昌市的地表温度进行了反演,监测了该地区的城市热效应状况.同时文中采用最大似然法对研究区进行了土地利用分类,分析了城市热效应与土地利用类型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宜昌市存在一定的城市热岛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地区呈现出热效应加强的趋势;空间上热效应强度与下垫面类型相关,建筑用地和裸地对应的地表温度值最高,植被区地表
青岛环胶州湾地区发生频率较高气象灾害主要有暴雨、大风、台风、雷暴、大雾和冰雹等.本文利用1971-2007年的气象资料,分析了主要气象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对暴雨和大风的发生概率及重现期进行了计算.并通过1984-2007年气象灾情普查资料,对暴雨、台风所致的气象灾情进行了评估.据此对青岛环湾地区气象灾害进行了区划和风险分析.得出青岛地区暴雨洪涝灾害的主要集中在莱西、胶南沿海两个区域.胶州湾前部沿海
防灾减灾应急公众传媒服务应以精细化内容、专门通道,第一时间使防灾减灾预警信息在有效的时间内通过有效的渠道到达有效的用户手中,让防灾减灾服务如影随形,贴身更贴心.快速准确地传递气象防灾减灾信息是预防灾害、减轻灾害损失的重要环节.气象媒体传播平台是传递气象防灾减灾信息的现代化手段,以积极、快速、敏锐的服务意识和科学高效的服务手段,及时、主动、准确、有效地将服务产品传递到政府决策部门、社会公众和合作伙伴
数值预报(NWP)是当前也是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的现代天气预报技术基础.虽然目前基层台站通过DVBS就可以接收到多种NWP产品(国内T639、T213、GRAPES-Meso、MM5,及国外RJ、ED、ECMWF共7种),但多数台站没能够将NWP资料全部处理和应用出来,影响了数值预报作用的发挥.如何将数值预报资料中许多精细有效的信息解释应用出来,提高精细预报的水平和能力,就成了我们要努力的目标.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