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及易损斑块的认知与治疗

来源 :第八届全军保健医学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jinq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动脉粥样硬化的狭窄程度是突发心脏事件的罪魁祸首,而事实上,易损斑块才是真正的“元凶”。据统计,全球1900多万人经历突发性心脏事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B和/心脏性碎死)。这些患者中大多数没有先兆,临床上有时难以预料。新近有研究表明,那些不稳定斑块即易损斑块的破裂,才是导致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并引发碎死的更重要的原因。因而,针对易损斑块的治疗才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征治疗的重中之重,也是基石性的治疗。本文主要介绍了如何识别和治疗易损斑块。
其他文献
本文描述了通过对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心理识别,异常者进行合理干预,治疗难治性高血压5例,效果满意。治疗方法:采用常规降压药物治疗,同时进行精神双心治疗。心理干预采用认知行为、有氧运动加用心可舒片或S-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改善患者睡眠、烦躁症状。前2个月密切检测患者用药的依从性、自杀倾向、药物不良反应及精神心理问题是高血压患者常见的并有疾病,两者共患互为因果并相互影响,治疗效果差。双心治疗有效调整患者心理
目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是由于各种器质性或功能性心脏病损害心室充盈或射血功能的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是各种心脏病发展到后期的共同结果,其发病率、病死率一直居高不下。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住院患者大幅度增长,老年患者水电解质紊乱的危害也日益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由于水电解质紊乱可能引起老年CHF患者病情恶化,本文尝试分析老年患者慢性CHF血清水电解质紊乱与心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78例患者均符合2007中
老年人心律失常十分普遍,尤以室性期前收缩常见,严重心律失常可影响血流动力学,出现症状,甚至危及生命,引起碎死,加上老年人常并存多种疾病,各脏器功能下降,因此,正确认识及处理心律失常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临床应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容易引起不良反应,依从性和耐受性相对较差。因此,临床上选择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可长期使用而不增加病死率的抗心律失常药物至关重要。近年来,采用稳心颗粒联合参松养心
冠心病又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它是现代社会的常见病、多发病、高发病、流行病,冠心病的病因和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其中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龄与高体质量(肥胖)、吸烟被公认为五大危险因素。研究表明,心理、社会因素在冠心病中起重要作用,是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如何做好冠心病高危因素的预防,是降低冠心病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的重要前提。本文根据近几年来对冠心病的预防与治疗的经验,从以
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和帕金森痴呆是老年期最常见的3种痴呆疾病。研究表明,血脂水平改变在AD,VD,PDD病理生理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国内外对各型痴呆患者血脂水平统计结果不甚一致。本文通过回顾性统计AD,VD,PDD老年患者血脂水平,并与正常老年人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各型痴呆患者血脂变化特点。
高血压脑出血是高血压病严重的并发症,致残率及病死率较高,故在临床上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系统而有效地监护,及时发现危险信号,有针对性的采取救治措施,对提高治愈率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介绍了临床监护内容,包括:意识监护、血压监护、颅内压监护、眼部体征监护、血糖及血装渗透压监护、体温监护、呼吸及心电监护、脑电生理学监护经颅超声多普勒(TCD)监测。
脑梗死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患病率和致残率均很高。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并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因此,开展脑梗死的康复,改善患者的功能障碍,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使其最大限度的回归社会具有贡要意义。该病患者的功能恢复,主要发生在病后6个月内,本文对36例脑梗死患者给予早期康复治疗,并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能力,结果表明,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与国外的
脑蛋白水解物是一种大脑所特有的肽能神经营养药物,能以多种方式作用于中枢神经,调节和改善神经元的代谢。脑蛋白水解物极易透过血脑屏障,刺激脑蛋白合成,激活腺背酸环化酶,促进脑细胞的能量交换。脑蛋白水解物能增加脑组织内葡萄糖和氧的利用,从而增加脑组织抗氧能力和机体应激能力,减轻脑组织损伤,促进脑细胞功能恢复,具有良好的健脑、益智、修复脑损伤的功效。使失眠、恶心、头痛、精神紧张等帕罗西汀的不良反应缓解。老
老年人常患有多种慢性疾病,机体免疫功能较差,患急性呼吸道感染后易合并左心功能不全,且临床表现多样化,易误诊,如治疗不当常可危及生命。本文回顾性分析80岁以上老年人因呼吸道感染合并左心功能不全临床资料,通过不同组的不同表现症状,采取针对性治疗。
20世纪90年代,对CHF的治疗模式进展为神经-内分泌综合调控模式,人们认识到神经-激素紊乱在心力衰竭的发生中起主要作用,治疗重点在于防止和延缓心力衰竭的发生和发展,同时降低病死率,开始重点应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β受体阻滞剂。近年来,对CHF患者应用β受体阻断剂治疗的方法逐渐成熟,这项治疗不仅能缓解心力衰竭的症状,改善心功能,增进运动耐量,减少因心力衰竭住院的频度,且能阻止疾病进展,减少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