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再造”与“市场建构”--一个少数民族村落集体记忆改造的民族志研究

来源 :中国民族学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_m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典经济学从“原子化个体”假设出发,认为人类的交换本性可以自发形成市场,因此市场的诞生是一个“原生”过程。本文以民族志的叙事呈现了一个少数民族村落如何通过对集体记忆的改造使地方性市场的建构获得现实可能性,由此展示出市场的文化嵌入性。在此基础上,本文对西方自由主义经济学的“自由市场”范式进行了反思,并通过个案的细节解读对“集体记忆”理论本身进行一定程度的拓展和补充。
其他文献
对于金属的使用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内容,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改写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由于金属极强的可塑性和稳定性,耐用且不易损坏的特点,是制作器具的重要材料.藏地有着古老悠久的金属文化,不仅有使用金属器具的传统,藏蒙医药、建筑等方面也多有使用.藏语言和修辞中亦有充分的体现,如藏语中仅关于“金”(gser)和制作工具工艺的词汇就多达二百多个,相关比喻和谚语更是不胜枚举.藏地金属制品纹饰和造型独树一帜,有原
在以宗教为主导的藏文明系统中,“守护神相冲者禁婚”是安多社会至今秉持的通婚法则,起因于守护神本身的善恶之别和他们归属于藏传佛教、苯教、民间信仰的地位之差.从藏族守护神分类入手,呈现田野不婚个案,阐发守护神对藏人择偶通婚的制约并分析该制约所反映的藏族多元宗教在社会内部分层、人际边界建构中的作用,必然对深化理解藏族婚姻与家庭、宗教与社会的关系有所助益.
松潘,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北部,地理坐标东经102°8′-104°5 ′,北纬32°6 ′-33°9′,东接平武县,南依茂县,东南与北川县相邻,西及西南紧靠红原县、黑水县,北与九寨沟县、若尔盖县接壤.东西长180公里,南北宽112.5公里.幅员8339.15平方公里.距四川省省会成都市335公里,距州人民政府驻地马尔康县431公里.松潘历史悠久,公元前316年秦灭蜀后置湔氐县,距今已有2
会议
随着城市社区中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涌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聚居区研究日益成为学术界的热门话题。而现有的研究角度主要以融入为视角,从单一主体出发,研究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区融入方式和可能性。但在调研中,笔者发现,以社区中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院落聚居区为代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聚居区与社区之间存在着无法忽略的区隔现象,包括居住空间的区隔、文化区隔与制度区隔,如果不对现有的区隔现象与缘由进行多角度分析,少数民族流动
会议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一套语言符号体系,语言种类的选择并不是永恒不变的,相反很多民族的语言都在与其他民族的接触中发生着变化,语言的变迁实成为民族间文化交融的一个重要维度。宁夏海原东乡族是远离甘肃东乡地区的一个边缘的人口较少群体,随着群体生活空间的置换,其群体语言也在发生着的变化,经历了由东乡话到当地方言的流变轨迹,使得当前海原东乡族群体使用东乡话者寥寥无几,而东乡族语言变迁有着深厚的社会原因。
会议
原生态音乐源于各地各民族的日常生活,具有独特的民族性和鲜明的地域性,是我国各民族“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着当地的音乐文化,同时还是对其族性的传承和延续,彝民族在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创造了许多璀璨夺目的原生态音乐艺术。本文介绍了彝族原生态音乐的概况,彝族原生态音乐的艺术特色,继承和发展情况提出现代创新的问题。指出这些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上历史最古老、内容最丰富、形式最多样、曲调最繁杂的艺术之一
回族的基本特征是型散而神聚,形象的呈现具有复杂性。回族形象的收集与审核评价,是研究回族媒介形象的基础性工作。通过互联网和大数据可以基本概括出回族在媒介中的基本形象要点,也可以发现相关媒介事件的发生发展规律,但形象的鉴定和品评工作却趋于落后,应提上日程。伴随着重要国家战略的部署和调整,回族在融入新发展思维,拓展生存空间,创新民族文化表现力方面,都有了比以往更加积极的姿态,也形成了新旧符号的交错现象,
会议
清末以来,伊斯兰教伊赫瓦尼教派传入宁夏,在其发展过程中,宗教职业者、宁夏地方政界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笔者在宁夏灵武、吴忠地区的田野调查中发现,清末以来该地区的崛起的回商家族对伊赫瓦尼在宁夏的发展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其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尤其对于伊赫瓦尼在灵、吴地区的皈信、传承与分布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试从清末以来崛起的宁夏回族商业群体与伊赫瓦尼的际遇;回商家族的建寺、皈依伊赫瓦尼以及在伊
多民族语言文书制度在清代国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该项制度直接体现了清帝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基本特点及多民族语言政策。本文基于相关史料进一步认为清代多民族语言政策及其实践,对于清代各民族国家认同的强化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甚至对现实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回彝民族杂居乡村是我国民族人口分布“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省楚雄市马石铺回彝杂居乡村所呈现的回彝义化“相互尊重、包容差异”的文化共生现象独具典型性。以马石铺村为考察个案,借助文献法、访谈法及问卷法等民族学方法,分析了该村文化共生的人类学表征,并对其与和谐民族关系发展的内在关联进行了深入探究,结果表明:回彝文化共生是该村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张力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