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志的启迪--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志包浏览有感

来源 :庆祝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成立80周年--明清档案与历史研究学术讨论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RKGJBNLRBKJGWIJ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指出十四志是在前代志书基础上加以损益的结果,可以说是传统正史志书之集大成者。民初修《清史稿》,虽有所损益,但并未从根本上打破以十四志为基础的传统志书的基本格局。新修清史典志类更增至四十一志,较十四志为代表的传统正史志书已有极大的变化,但仍可看出其与十四志之间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探讨了文献馆时期史料编辑的社会政治背景、学术环境以及档案工作状况,介绍了文献馆史料编辑之组织管理。以此为基础,本文分析了文献馆史料编辑的原因及简要历程,认
会议
  徽州文书档案是20世纪50年代发现的新史料,它是继中国历史文化四大发现之后的又一次重大发现。本文指出徽州文书档案的开发和利用,对史学的意义并不仅限于它使史料数量大增
我国以投资为主导的驱动力带来城市空间的快速建设,造成历史文化保护的遗憾.随着对保护方式的反思,我国正从基于单一物质向重视文化与历史过程延续的文化遗产保护阶段转变,其
  笔者在齐齐哈尔满族老人葛经信先生保存的家谱中发现三幅清代官修满文舆图。本文仅就其中一幅彩绘满文舆图作一介绍。此图无名,笔者据其轮廓范围暂称之为《黑龙江、松花江
  内蒙古各级档案馆现收藏历史档案22万余卷(件).其中明清档案共涉及47个全宗近7.5万余卷(件),分别收藏在19个不同级别的国家综合档案馆内。本文介绍了内蒙古各级档案馆馆藏
  档案在我国明清以后历史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历来十分重要,在边疆历史研究中更是如此。本文介绍了《东北边疆历史档案通览》的主要内容,全书约100万字,分黑龙江卷、吉林卷、
游走系统作为新兴概念,是现代城乡规划和旅游规划方法的新尝试.总结游走系统的构成要素、特性及规划原则,以四川省简阳市平武镇三村连片规划中的游走系统设计为例,阐述城乡游
  历史研究必须占有大量的资料,档案史料的发现、搜集、整理、考证是历史研究的基础。本文指出档案部门有责任、有义务采取多种形式和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深入研究馆藏档案内容
  本文介绍了清代档案,包括《天地会》、《鸦片战争档案史料》、《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档案史料选辑》、《宋景诗档案史料》、《福建上海小刀会档案史料汇编》、《清代档案史
  本文指出清代人物传记,以“传包”内之传记稿本比对,即知在清代繁富的人物传记中,国史馆传记之作,当位居首位。这不仅是指国史馆为清代人物传记之首作,即首开清代人物传记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