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马铃薯消费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兼论中国马铃薯主粮化的战略前景

来源 :中国国外农业经济研究会,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eat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铃薯是全球上继玉米、小麦、水稻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在保障粮食安全,促进脱贫致富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基于1994-2013年全球32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建立动态面板模型,分析全球马铃薯人均消费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马铃薯价格、全球各国稻米和小麦的价格均值、人口密度、马铃薯人均消费滞后项等变量,以及洲属虚拟变量、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虚拟变量都对全球马铃薯人均消费量影响显著.马铃薯消费的国际比较分析显示,随着收入的增加,传统马铃薯消费国的人均马铃薯消费量在显著减少.日本和韩国等发达东亚经济体的马铃薯人均消费量也呈现下降趋势,其他大多数经济体总体消费呈现上升态势,但并不明显.而中国的马铃薯人均消费量近十几年来一直增加,甚至已经超过了澳大利亚、美国等国.论文预测中国的人均消费量增长空间可能不会太大,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在中国的实施面临众多困难和挑战.
其他文献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农产品贸易规模快速增长,但出口农产品频频遭遇以质量问题为由的扣留或拒绝,贸易损失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成为当前中国农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2005-2014年中国出口到美国的1771种HS10分位编码细分的农产品贸易数据,采用嵌套Logit模型对中国出口农产品质量进行了测度,并与同期主要农产品贸易伙伴国(地区)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农产品质量随着质量阶梯的波动延长
近年来,中国已经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食糖进口国,而且进口量逐年上升,对于国际市场上进口食糖的依赖度越来越高.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食糖进口国,中国对于食糖进口量的改变和相关贸易政策出台和调整是否会引起国际食糖市场的震动以及食糖价格的波动,即中国的食糖贸易是否存在"大国效应",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本文会以"进口贸易大国"和"进口贸易小国"的模型为切入点,探讨中国食糖对外贸易所属的类型.然后利用格兰杰因果关
本文运用ARCH模型与GARCH模型检验荔枝价格波动特征,进一步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利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方法分析荔枝收购与零售价格之间的纵向传导及相互作用机理.研究发现,荔枝收购价格存在波动性集聚及非对称性特征,价格下跌信息导致收购价格波动比价格上涨信息引起的收购价格波动大.荔枝价格纵向传导机理表现为,价格变化更多由零售价格传导至收购价格.受外部冲击时,荔枝零售价格主要受自身
在"一带一路"战略深入推进的新形势下,中国与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基于UNCOMTRADE数据库和SITC,Rev.3商品分类方法,本文结合中国与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现状与趋势,通过依次计算四种实证测度指数(RCA指数、TCI指数、TII指数、GL指数)分析了中国与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结果表明:(1)中国与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发展迅速但中国一直处于贸易逆差的地位;(2)
促进玉米持续增产对于满足快速增长的玉米消费需求进而推进中国粮食供求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推动玉米持续增产的核心是主攻单产,而影响单产的诸多因素中,种子质量的提升至关重要.采用玉米主产区20个省(市)2002-2012年的分省数据,实证评估了种子质量改进对中国玉米单位产出的影响.采用两种种子质量评估指标的估计结果均表明,种子质量水平的提升显著地促进玉米单位产出的增加,但是品种质量改善的促进作用近年有所
农产品价格形成和波动问题的研究是深化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研究可以帮助厘清价格形成的真正原因.本文基于2000年1月——2015年12月中国粳稻、籼稻、玉米、小麦、大白菜、红富士、草鱼、猪肉、大豆、棉花等12种农产品月度价格数据,在对农产品进行重新分类的基础上,利用EGARCH模型对不同属性农产品价格的非对称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三类农产品的价格收益率序列均非正态性分布;土地密
Economic growth and ecological maintenance are always conflicting in poverty reducing process of developing countries.It is a central issue in agenda.The policy of governments finance transfers may be
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是中国经济社会转型中最为普遍现象.新时期随着新型城镇化推进,非农业就业水平将会进一步提升.在为经济增长贡献了大量"人口红利"同时也引发了未来"谁来种田"的讨论与争议.为扭转困境,国家强化粮食种植补贴政策,力争调动种粮农民积极性和确保粮食安全.那么,粮食补贴政策能否缓解非农就业冲击,起到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和提升粮食产量的作用呢?未来是否应提升粮食补贴标准呢?本研究建立涵盖非农就业和
目前中国社会处于城镇化和老龄化双重加速阶段.城镇化与人口老龄化是中国未来一段时期内重要的经济社会发展大趋势.人口变化是中国粮食需求变化的主导性决定因素.未来中国人口增长呈现倒U型走势.课题组预测表明,在全面放开二胎后,2034年中国将达到人口峰值14.90亿人,随着老龄化趋势逐渐强化,中国人口总量相应地下降.按照常规预测,2034年中国粮食需求量将达到峰值.在考虑年龄结构的情形下,中国粮食需求量于
2014年以来,中国政府开始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新型粮食安全战略.美国是中国粮食进口的重要来源国之一,确保中美粮食贸易平稳发展,对拓宽中国粮食安全路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中国与美国双边粮食贸易现状基础上,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对中美粮食的比较优势、贸易竞争力、贸易互补性、产业内贸易程度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美国粮食竞争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