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视觉皮层厚度及面积重构的研究

来源 :中华放射学学术大会2016、中华医学会第23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影像技术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qin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及目的 前期脑结构研究表明,早盲和晚盲人群视觉皮层灰质体积显著减低,而早盲皮层厚度显著增加.由于灰质体积同时携带皮层厚度和面积两方面信息,前期研究尚未阐明失明后视觉皮层面积是否也发生了变化.另外,失明年龄对盲人视觉皮层厚度和面积的各自影响还不明确.本研究采用基于顶点的数据驱动分析方法,研究不同失明年龄段盲人视觉皮层面积和厚度的变化规律,以阐明神经发育、经验依赖可塑性及继发性损伤在盲人视觉皮层结构重塑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共纳入先盲19例(无视觉经验),早盲30例(失明年龄1-12岁),晚盲47例(失明年龄大于12岁)及视力正常的对照者50例.先采集四组受试者的三维T1加权结构像.然后使用FreesurferVersion5.3软件包构建皮层表面,计算皮层厚度和表面积.最后利用基于顶点的分析方法比较上述两个指标的组间差异(q<0.05,FDR校正).结果皮层厚度组间差异与正常人相比,先盲视觉皮层厚度增加脑区包括左侧枕外侧叶、右侧舌回及双侧楔叶.早盲视觉皮层厚度增加脑区位于左侧舌回,其范围较先盲明显小,厚度减低的脑区位于左侧枕外侧叶.晚盲皮层厚度以减低为主,主要分布于双侧枕外侧叶、双侧舌回及左侧楔叶.盲人各亚组皮层厚度的比较发现:先盲比早盲皮层厚的脑区包括左侧枕外侧叶、双侧舌回;而先盲比晚盲皮层厚的脑区包括双侧枕外侧叶、左侧楔叶及双侧侧舌回,变化范围较前者更广泛.另外,早盲比晚盲皮层厚的脑区包括右侧舌回及右侧枕外侧叶.皮层表面积组间差异与正常人相比,盲人视觉皮层表面积均显著减低,主要位于内侧枕叶如距状回,舌回,楔叶等.三组盲人以晚盲表面积减低范围最广泛,其次为早盲.未发现皮层面积增加的脑区.结论盲人视觉皮层厚度增加主要受发育因素影响,而皮层面积减低主要反映了继发性萎缩.不同失明年龄皮层厚度和面积改变的差异是脑发育、可塑性及继发性损伤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他文献
目的 护理干预对预防腰椎术后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及整体效果。方法 采样了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208例新入院腰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在这些患者入院时除了普通入院宣教外,给予单独着重宣教腰椎术后体位性低血压相关知识,并发给患者相关纸质材料。手术前一天,给予患者术前宣教的同时再次强化腰椎术后体位性低血压防范的相关知识。
目的 前臂恶性、侵袭性肿瘤的保肢手术对骨肿瘤科医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广泛切除后造成的大段骨缺损重建较为困难,尤其在肿瘤同时累及尺桡骨时重建会非常困难且并发症较多。我们尝试用构建单骨前臂的方式进行保肢。方法 三例前臂肿瘤患者,第一例为多形性未分化肉瘤,肿瘤多次复发并最终累及桡骨近端,在切除桡骨近端近2/3长度后重建将非常困难,同时由于患者已出现多发肺转移,预计生存期不长,不适合做复杂的重建;第二例为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osteo-porotic vertebral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长期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分析自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行PKP治疗的133例OVCFs患者。比较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1年、术后2年伤椎Cobb角变化、伤椎椎体平均高
目的 探骨盆骨折治疗中采用耻骨联合上横形pfannenstiel切口加髂嵴切口,经皮钢板内固定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间应用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的22例骨盆骨折患者进行总结.14例为Tile B型,8例为Tile C型,前路采用耻骨联合上缘横形pfannenstiel切口加髂嵴切口,经皮钢板内固定;后路C型臂X线电透下及神经根肌电图检测下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固定手术.结果
目的:评估磁共振背景抑制全身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imagingwithbodysuppression,DWIBS)结合T2WI抑脂序列对初诊淋巴瘤的临床分期的应用价值,并与18F-FDG‐PET/CT做对比.方法:共有25例患者入组,其中男性17例,女性8例.患者病理诊断均经穿刺活检或手术证实,其中霍奇金淋巴瘤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24例.采用西门子A
Introduction:Thisstudyaimstoevaluatetheabilitytodetectivetheintestinalpolyposisbypolyethyleneglycolelectrolyte solutionwithcontrastmedium(PEG-C)fecaltaggingwithCTcolonographyin
目的 探讨双源CT单能谱成像技术去除硬化束伪影的应用价值.方法 42例体内含有高密度置入物的患者共有内置物60处,其中躯干骨及四肢骨金属内固定21处,颌面骨金属内固定18处,口腔内金属内置物10处,骨水泥椎体成形11处.对患者行双能量CT扫描后,用双能最软件内的单能谱技术(Monoenergetic)处理,分为40、70、100、130、160、190keV的6组图像;由2名有经验的放射诊断医
目的 Willis环是颅内最重要的侧支循环途径,利用CT血管成像对Willis环进行形态学观察及变异情况的分析,有助于我们了解Willis环的变异与颈内动脉狭窄的关系。通过对Willis环的血流动力学分析,进一步阐明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与特点。方法 用CT血管成像方法对Willis环进行形态学与变异的情况的分析,测量Willis环的各个血管的内径(包括大脑前动脉A1段、前交通动脉、大脑后动脉P1
目的:研究乳腺原发癌灶MR表现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及MR判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以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于我院行西门子3.0TMR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0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乳腺癌灶及腋窝淋巴结的MR表现,分析观察指标与腋窝淋巴结转移之间的相关性,并用kappa检验评价观察指标与病理的一致性.结果:(1)乳腺癌灶MR征象与腋窝
Objective ToevaluatemonoenergeticimagingofdualenergyCTinthevisualizationofmetalfixationoffactures. MethodsIntotal,42patientswith60hingh-densityimplantdevices,including21met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