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爆巷(隧)道树脂锚杆锚固体破裂演化试验研究

来源 :第十四届全国青年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hui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岩爆巷(隧)道树脂锚杆锚固机制研究的不足,利用自制的真三轴加卸载试验系统开展了两种加载模式下的具有岩爆倾向性的树脂锚杆锚固硬岩试样在一侧约束情况下的双轴压缩试验,分析和探讨了树脂锚杆锚固体破裂演化及岩爆锚固控制。结果 表明,在逐级连续加载模式下,锚固体试样产生了小幅度应力降,没有垫板约束的部分可见明显裂纹并呈现层裂现象,经过锚固体内部断面分析发现锚固体本身基本完好,因此通过加大垫板尺寸和提高锚杆锚固密度更有利于岩爆控制;在逐级断续加载模式下,锚固体试样发生整体成层爆裂,小直径锚杆发生断裂,随着锚杆直径的增大,锚固体内部整体成层爆裂逐渐向深部转移,表明锚固体在控制层爆方面的效果也越明显,可用岩爆控制的锚杆组合梁理论来解释其锚固机理;锚固体呈现出比较小的应力松弛现象,是试样内部能量传递、吸收和耗散变化调整的结果,在加载后期一旦应力松弛过程存在非弹性变形极易诱发岩爆;小直径锚杆锚固破裂演化过程源于临空面围岩局部破裂扰动,促使临空面围岩大范围爆裂弹射,进一步诱发锚固体内部锚固剂破坏和锚杆断裂,进而导致内部围岩成层爆裂破坏;两种加载模式下树脂锚杆锚固体破裂演化不同,原因在于锚杆锚固体内部能量传递和吸收的程度不同,超过其能量储存极限,锚杆锚固体才发生岩爆。
其他文献
基于非饱和土的动力控制方程,在Novak平面应变模型的基础上,将单相土体、饱和两相土体中单桩(端承摩擦桩)的动力响应推广到三相非饱和土,建立地基中两单桩间相互作用的计算模型,求得了桩-桩相互作用因子,并通过相互作用因子考虑了非饱和土中群桩各单桩之间的相互作用,得到了群桩基础竖向振动特性的半解析表达式。通过算例计算分析了单转与群桩的竖向振动特性,讨论了饱和度Sr、桩间距s、单桩长径比H/r0及桩土模
为了能定量地从细观层面研究混凝土的破坏过程,本文以正弦波动力荷载作用下的混凝土CT试验为基础,编制了基于差分盒维数理论的分形维数计算程序,分别计算了加载过程中混凝土试样三个断面大统计区域和感兴趣区域上的分形维数。分析了混凝土试样在加载过程中分维数的变化规律,探讨了分维数与损伤裂纹的关系。结果 表明:正弦波动力拉伸荷载作用时混凝土试样中的裂纹扩展速度快,破裂面较平直,裂纹沿着材料强度较弱区域扩展贯通
本文剖析了极限平衡法的自身缺陷和不足,认为该方法的不合理假定是导致与实际情况产生较大偏差的根本原因。提出了能够反映边坡渐进破坏特征的有限元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采用极限平衡法与有限元对比分析的方法,系统研究了平面直线型滑坡在渐进破坏中的滑动面塑性参数(包括考虑残余强度)、滑体的弹性参数、滑床的弹性变形以及开挖引起的地应力释放等因素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滑动面上的应力分布规律以及边坡安全系数的差异
采用散体充填的矿山,中段之间的顶底柱在充分考虑回采安全与回收率的前提下多采用小跨度进路式上采,回采后期顶板失稳模式判别是采场失稳防控的前提。本文在松散体下阶段矿柱简化力学模型分析基础上,提出顶板失稳的三种潜在模式。结合矿山水平矿柱回采的工程实例,利用FLAC-3D 软件和Mohr-Coulomb 屈服准则,通过突变理论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研究了小跨度上采顶板破断过程。结果 表明,顶板失稳出现在回采后
为了考察应力波反复作用下大尺寸岩石的动态破坏规律,利用直径100 mm 的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plit Hopkinsonpressure bar—SHPB)径向冲击直径为160 mm 的含预制裂纹人字形切槽巴西圆盘(Pre-Cracked Chevron Notched Brazilian Disc,P-CCNBD)大理岩试样,采用裂纹扩展计和普通应变片测定试样裂尖的起裂和扩展过程,对裂纹起裂
通过开展花岗岩单轴压缩声发射监测实验,分析花岗岩破裂过程声发射时频参数(事件率、能率、主频和主频幅值)演化规律,探索花岗岩破裂前声发射平静期及其时频特征,从声发射时频特征的角度,研究岩石破裂前声发射平静期现象本质前兆信息.研究结果表明:花岗岩破裂前存在声发射平静期,持续时间约为4.67s,平静期内声发射事件率维持在恒定值,约为10 次/s,快速释放的能量约为岩石破裂过程总能量的87.95%.声发射
软弱和破碎地层条件下TBM 施工容易出现洞壁围岩变形过大或致失稳破坏,出现撑靴落空或撑不住等问题,导致TBM无法推进。本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这一问题开展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大量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国内外TBM 撑靴与洞壁围岩的相互作用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总的来看,目前对TBM 隧道掘进撑靴支撑力的研究比较匮乏,撑靴支撑力的预估主要依靠工程经验或者经验公式计算;对TBM 掘进过程
采用分数阶微分元件代替传统西原模型中的黏弹性体的黏性元件,用一种假定岩石非线性流变变形与时间的幂函数成指数关系的黏塑性元件取代传统西原模型中黏塑性体,提出基于分数阶微积分的岩石加速蠕变模型,并推导出岩石在恒应力情况下的三维蠕变本构方程。模型参数采用差分进化-模拟退火算法相结合的智能算法对已有的试验数据进行反演,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地反映岩石 3 个阶段的蠕变特征。
混凝土作为非均质复合材料,其力学特性受材料的微细观结构形态影响比较明显,物理试验很难将各因素孤立出来单独考虑其对混凝土力学特性的影响,本文从数值试验入手,把混凝土看作是由骨料、砂浆以及界面组成的三相材料,研究动压和动拉荷载作用下细观结构中诸如骨料位置、单元尺寸、材料强度以及骨料粒径对混凝土动态力学特性的影响,发现混凝土的细观结构对其动态力学特性有影响,不同因素对混凝土动态力学特性影响权重不同,相同
为了研究冲刷作用对采用大直径单桩的海上风电结构的第一阶自振频率的影响规律,本文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桩土相互作用的风电结构模型,进行模态分析。分析了冲刷深度、冲刷坑宽度、冲刷坑坡角及土体的性质变化等因素对风电结构第一阶自振频率的影响规律。结果 表明:冲刷深度的变化对风电结构的第一阶自振频率影响很大,冲刷深度越大,风电结构第一阶自振频率越小;冲刷引起的土体性质衰退会导致风电结构的第一阶自振频率的明显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