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奶牛结核病检测方法的比较研究

来源 :第五届中国畜牧科技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tlecatt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皮内变态反应(TST)曾被作为牛结核病检测的金标准。在本研究中采用常规皮内变态反应(TST)对广西南宁、柳州共计2818头黑白花奶牛进行牛结核病检测,采用抗原特异性IFN-γ试验方法对PPD检测结果为阳性牛、可疑牛以及部分阴性牛进行复检。将抗原特异性IFN-γ试验与TST检测结果相比,其敏感性为0~60%,特异性为80~100%,符合率为54.8~80%。本研究证实单独使用PPD皮内变态反应方法在牛结核痛的诊断方面存在非特异性强等缺点,易造成假阳性牛的误杀;用抗原特异性IFN-γ试验对TST试验阳性和可疑牛进行复检可以提高特异性,该方法在临床上有重要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在多胎动物如猪的胎儿间均存在出生重和肌纤维数量差异。普遍认为:仔猪的低出生重与存活率下降和生长速度缓慢相关。由于品种或母体原因,大多数低出生重仔猪出生前肌生成时期分化形成的纤维细胞数量较少,从而出生后的生长速度滞后,胴体瘦肉率较低。另外,低出生重仔猪容易发育巨型纤维和劣质肉,部分原因是由于肌纤维数量与直径的负相关引起。出生前胎儿的生长和肌生成受多种遗传和环境因素影响,属于生长调控范畴。品种选育可加
丰都县是国家肉牛优势产区,肉牛产业已成为丰都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本文分析了丰都县牛源基地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建议。
选择平均体重为7.5±0.15kg断奶仔猪90头,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试验1,2组日粮分别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0.2%、0.4%酸化剂。结果表明:添加酸化剂能够显著降低胃和十二指肠pH值(P<0.05),随着食糜向后移动,效果下降;可以提高乳酸菌及总厌氧菌数量(P<0.05),降低大肠杆菌及总需氧菌数量;显著提高结肠食糜挥发性脂肪酸中丁酸、戊酸含量(P<0.05),降低
目的:研究饲喂不同维生素D3剂量时不同组织中β-defensins基因的表达水平。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饲喂不同维生素D3剂量的丝毛乌鸡胸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和法氏囊中β-defensin9、10和12的表达。结果:3个β-defensins基因在6个组织中都有表达,β-defensin9和12基因的最高表达水平都在饲喂1600IU VD3时的法氏囊,分别为空肠的224.94
本研究旨在研究十二指肠灌注亮氨酸(Leu)对奶山羊胰腺外分泌及血浆指标的影响,为提高反刍动物小肠淀粉利用率提供理论依据。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选用4只周岁龄关中奶山羊,手术安装十二指肠瘘管、总胆管插管,进行十二指肠Leu灌注试验(灌注水平为0、3、6、9g/d),研究Leu不同灌注水平对胰腺外分泌功能、血浆葡萄糖及胰岛素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十二指肠灌注Leu,血浆中的葡萄糖和胰岛素含量、胰液
为了研究柑橘渣青贮过程中营养物质的动态变化规律,本试验在柑橘渣青贮3个月内每15天采样一次,并测定青贮柑橘渣的常规营养物质含量。结果表明,随着青贮时间的延长,青贮柑橘渣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和总磷含量逐渐上升,真蛋白和无氮浸出物含量逐渐下降,干物质、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钙含量基本没有变化。以上结果提示,青贮提高了柑橘渣的营养价值,改善了柑橘渣的饲用价值,并解决了柑橘渣的贮存难题。
将嵌合猪圆环病毒(PCV1-2)接种30日龄健康仔猪,测定其对仔猪的致病性与免疫原性。结果显示,仔猪接种PCV1-2后未出现可见的临床症状和大体病理变化,仔猪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未受影响。血清中猪圆环病毒2型(PCV2)ORF2抗体在接种后第14d出现转阳,第28d时抗体阳性率达到100%,表明PCV1-2对仔猪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荧光定量PCR显示,血清中PCV1-2DNA含量在接种后逐渐上升,第
本研究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从疑似PMWS(断乳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的病料中经PCR直接扩增出PCV2全基因组,再与载体pMDl8-T Simple连接后形成重组质粒pMDl8-T Simple-PCV2(命名为P-S-PCV2)。用ORF2特异的限制性内切酶EcoR I对P-S-PCV2进行酶切、补平连接反应,构建了ORF2基因缺失突变的重组质粒(命名为P-S-PCV2-B)。用SacⅡ酶对基
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高度致死性的病毒性传染病,以发病急、传播快、病程短、死亡率高为主要特征。近年来,随着山东滨州市周围地区养鸭业的蓬勃发展,一些鸭场不断发生疑似鸭病毒性肝炎,严重影响着养鸭业的发展。本实验对送检的疑似鸭病毒性肝炎病鸭进行了病原分离和鉴定,并对其理化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为明确猪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与油乳灭活疫苗联合免疫后抗体水平的动态变化。将91头51日龄四元杂交猪随机分为7组(13头/组),其中AA、DD及DDD组分别为接种油乳灭活疫苗A及合成肽疫苗D的免疫组,AD、AAD及ADD分别为和油乳灭活疫苗A及合成肽疫苗D的联合免疫组,在首免或二免后4周加强免疫,采用阻断ELISA方法检测首免后2、4、6、8、10及12周(WPI)特异性抗体的阻断率。研究结果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