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县黄金洞金矿成矿机制、成矿规律及成矿模式研究

来源 :2017年湖南省地质学会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m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金洞金矿的成矿过程大致经历了沉积成岩—区域变质构造热液作用三大阶段.其中沉积成岩是矿源层形成的重要前提,区域变质是促使矿质活化、迁移、聚集形成的初始富集,而构造热液作用(蚀变)则是使成矿物质进上步接受改造、叠加、富集最终形成工业矿床.本文从成矿机制、成矿规律及成矿模式对黄金洞金矿区展开分析研究.
其他文献
大岭背矿区钨矿,位于白云仙矿田南部燕山早期花岗岩体内接触带,在4条云英岩化构造蚀变带(Ⅰ、Ⅱ、Ⅲ、Ⅳ)之中,圈出9个钨矿体;矿床类型为云英岩化构造蚀变岩型钨矿床,矿床规模达中型;本文论述了大岭背矿区钨矿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对其找矿前景进行了初步分析.
丁文江和章鸿钊是中国地质事业的奠基人,他们胸怀天下、济世安民的爱国情怀,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则是他们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时代虽然变了,但丁文江和章鸿钊为中国地质事业建立的伟大功勋永远不会变,他们遗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不会变,他们永远是中国地质工作者的引路人.
黄金洞金矿田位于处在江南古陆南缘地区,位于平浏大断裂东侧胆坑复向斜北翼的东西向与北北东向构造交汇部位,从元古代到新生代,矿区在长期的构造演化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构造形迹,本文主要通过这些不同尺度的构造形迹及其控矿规律对黄金洞金矿床的成矿模式做出总结.
当家冲矿区位于长寿-衡阳-观音阁铜铅锌多金属成矿带中段,属茶恩寺铅锌多金属成矿区.矿区断裂构造较发育,主要以NE向和NNE向构造为主.铜矿化受NE向F4断裂构造控制,主要赋存于硅化角砾岩带.区内围岩蚀变发育,其中硅化、黄铁矿化与铜矿化关系密切,是本区的找矿标志.同时结合物、化探成果资料、深部钻孔等多元信息综合分析.认为该矿区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天鹅寨火山盆地位于钦杭成矿带湖南段,为湘南—粤北地区唯一一个大面积出露陆相酸性火山岩.笔者通过分析火山杂岩体成矿地质背景,总结研究该区火山岩型铀矿成矿地质特征,优选2片有望取得重大突破找矿靶区.
金塘矿段3号矿脉位于碉堡界倒转倾伏向斜的北翼,受NE向和EW向韧性剪切带断裂联合控制,矿脉由Ⅰ、Ⅱ、Ⅲ号破碎带及蚀变带组成,自南向北平行展布.其中Ⅱ号破碎带为3号脉主要开采矿脉带,全长3300米,倾向南,倾角38~65.经地质队勘查3号脉共圈有14个矿体,矿体主要类型有含金石英脉型、破碎板岩型和含金蚀变型.近年来随着生产中段的不断下延,3号脉深部矿体及构造均出现较大的变化,如3号脉-180中段以下
黄金洞矿区在空间上受平浏大断裂、泥湾断裂、坑上断裂三组NNE向大断裂控制影响,尤其是位于矿区中部的泥湾断裂,从元古代到新生代一直处在活动之中.从开始受到左行剪切到拉张应力再到挤压应力,在构造运动过程中矿体热液运移、富集,再活化运移到后来的沉淀成矿.前人针对泥湾断裂研究较少,且多认为起破坏作用,但笔者通过对泥湾断裂两翼构造交汇部位富集成矿规律的研究,指出其二次活化富集合金矿脉的作用更明显.同时总结出
湖南上堡地区位于南岭成矿带西段,面积约2700km2,是南岭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出露有塔山岩体、大义山岩体和上堡岩体,构成了塔山-大义山-上堡东西向构造—岩浆带.综合研究工作区成矿地质条件和已知矿床的特征,预先建立了"黄沙坪式"矽卡岩型铅锌银铜矿矿床模式、"柿竹园式"矽卡岩型钨锡多金属矿矿床模式、"瑶岗仙式"石英脉型钨锡矿矿床模式和"桃林式"裂隙充填交代型脉状铅锌银铜矿矿床模式.在上堡地区的
凤凰冲矿区属于中低温热液充填一交代型铅锌矿床,成矿受地层岩性、北东向断裂带和岩体等多因素复合控制,矿体呈似层状、层状产出,矿石以块状为主,浸染状、角砾状次之.
龚家湾矿段位于沃溪大断层与主脉延伸部位,具有良好找矿前景且未进行系统地质工作.从地质特征与成矿条件看:该区出露含矿的马底驿组地层,构造特征有利成矿,围岩蚀变与矿化关系密切.从蚀变与矿化特征看:老隆调查证实有矿化(体)存在,相邻矿区主脉可能延伸至该区,物探异常推断的深部破碎带与已知主脉延伸大致吻合.从找矿前景看:该区控矿特征与沃溪矿床类似,有利于成矿.因此,有必要收集梳理以往资料、开展地表追索调查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