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污泥施用于上海滩涂土壤的氮磷淋失研究

来源 :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JIAJUN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污泥土地利用时,其中富含的氮、磷可能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本研究通过测定模拟土柱淋洗液,分析了两种污泥中氮、磷在上海滩涂土壤中的迁移性。测定项目包括:pH、EC、硝态氮、全磷.结果表明,土壤淋洗液的pH变化不大,电导率、硝态氮、全磷则明显增大,并随淋洗次数的增多逐渐恢复到空白水平;淋洗液的电导率与硝态氮和全磷含量间存在较好的正相关关系;硝态氮和全磷的淋失总量与污泥施用量间存在较好的正相关关系。施用量程桥污泥控制在20%不会对地下水造成氮、磷污染,竹园污泥由于硝态氮含量较高极易造成氮的污染.
其他文献
综合分析黑土退化的影响因素,黑土退化的主要驱动因子是土壤有机碳的变化,有机碳的变异过程直接影响到土壤各要素的变化.利用新的方法进行分析,提出黑龙江省黑土退化发展的阶段和退化的强度.
本文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探讨25五年来,种植业结构变化对果园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果园种植面积从1980年的6217.76hm2发展到2005年的13 369.26hm2,占农用地面积的52.2%.园地氮、磷(P2O5)和钾(K2O)投入养分养分量分别为1,000.3、599.8和539.7kg/hm2.园地氮磷钾元素的总体投入水平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盈余,多投入N、P2O5、K2O养分分别
高光谱影像可提供大面积区域近似连续分布之地表反射光谱资讯,极适合用于需探讨地表地物反射光谱之细微变化的遥测工作,例如于精准农业之应用。国家实验研究院仪器科技研究中心自制的高光谱影像仪适时提供了国内研发精准农业技术时所欠缺的影像资料,本研究以如何获取中兴大学位于台中县外埔乡之水稻精准农耕研究样区产量、重要生育性状、以及氮营养状态的空间分布图为例,说明高谱遥测在精准农业上之应用。
土壤对重金属之吸持行为可受到吸持位置种类、溶液中重金属平衡浓度、可溶性有机质(DOM)之存在及pH之影响.本研究以酸硷滴定来探讨高岭石、蒙特石表面与堆肥中可溶性有机质之酸解行为,并以导入pH之多种吸持位置模式来探讨高岭石、蒙特石及两种堆肥对铜、锌、镉之吸持反应.结果显示,在田间土壤溶液之pH范围间(pH3~10),两种堆肥抽出之DOM溶液有3种酸位置,在pH>4.5时可忽略pKA<3之酸位置;高岭
为了揭示不合理施肥对南方红壤性水稻土供肥能力退化作用的机理,2005年初采取红黄泥属健康水稻土进行不合理施肥水稻盆栽试验,试验连续进行3年.试验结果表明,不合理施肥能降低水稻产量,弱化土壤供肥能力;而红壤性水稻土供肥能力的退化是通过水稻因不合理施肥非正常生长实现的:因不合理施肥水稻生物产量降低,加上一些不合理施肥因子的影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发生变化,引起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比、碳磷比改变,致使土壤养分
土壤有机质库的动态变化受到能源和养分供给的强烈影响,而微生物作用是变化过程的重要驱动力.随着新陈代谢作用的进行,以氨基糖为代表的微生物细胞壁残留物不断在土壤中积累,并进一步参与土壤碳、氮循环.本文以葡萄糖为碳源,通过室内培养实验探讨了不同数量的NH+4施入对土壤中三种氨基糖(氨基葡萄糖、氨基半乳糖和胞壁酸)动态的影响,同时利用氨基葡萄糖和胞壁酸的比值探讨了微生物在养分固持过程中的相对贡献.研究结果
以心土瘠薄的白浆土为对象,采用大田试验、盆栽试验与室内模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明确了心土层对作物产量贡献和心土培肥效果和改土机理.研究表明:良好的心土层对作物产量影响十分明显.黑土厚度从20cm增加到40cm,大豆增产28.9%,增加到60cm,增产40.4%,心土培肥增产效果稳定持久.增产幅度依次为磷培肥>钙培肥>心土混层耕>对照,各处理与对照相比均达到了差异极显著平;作为心土培肥物料,磷增产
在不施肥的情况下,在三江平原白浆土上,经18年连续种植农作物,其产量年度之间差别很大,高低相差3.5~7倍,不同作物有所不同.轮作的产量高于连作,其变化基本是同步的,但有的年度其产量相近.土壤农化性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
通过对我国北方黄淮海平原区、黄土高原区和东北区三个主要农业生态区典型区县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测定,并与二次土壤普查时期比较,结果表明黄淮海平原区和黄土高原区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而黑土区土壤有机碳含量降低。通过对不同区域农户对资金、技术、政策等影响因素的不同响应分析了其土地利用选择态度,从而对土壤投入的不同引起土壤有机碳含量发生差异.
本文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在不同施肥条件下,水分亏缺对玉米(Zea Mays L.)干物质积累以及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苗期—拔节前期轻度缺水(A3)和拔节后期—抽穗期轻度缺水(B2)不会明显减少干物质总量积累.与正常灌水相比,F1和F2条件下,A3B2提高玉米水分利用效率(WUE);不同施氮条件下,玉米不同生育期进行不同水分亏缺处理一般提高WUE.此外,在一定施氮范围内,玉米WUE随着氮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