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拉尔盆地乌尔逊、贝尔凹陷油气运移与成藏研究

来源 :第十一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zh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海拉尔盆地乌尔逊、贝尔凹陷油气运移与成藏进行了分析。海拉尔盆地是我国东北地区古生代褶皱基底上发育起来的大陆火山裂谷带中的较大的断陷盆地。盆地分割性强、石油地质条件复杂。盆地内划分为基本独立的16个凹陷,其中乌尔逊和贝尔凹陷是该盆地中两个主要的富油凹陷。近年来在乌尔逊凹陷的苏仁诺尔构造带、乌东斜坡带、巴彦塔拉构造带、贝尔凹陷的苏德尔特构造带,霍多莫尔构造带及贝中凹陷均发现了大量的油气聚集,展现出海拉尔盆地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乌尔逊、贝尔凹陷主要发育有伊敏组、大磨拐河组、南屯组、铜钵庙组、兴安岭群及基底布达特群地层。源岩有机地球化学评价认为,南屯组和铜钵庙组中的源岩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且有机质处于成熟演化阶段为该地区的主要源岩层,其次为大磨拐河组源岩。
其他文献
本文对潜江凹陷盐湖相高成熟轻质油藏的发现及勘探前景进行了分析。潜江凹陷为一盐湖沉积的富烃凹陷,经过40余年的油气勘探,虽然已发现了16个油田,勘探程度比较高,但是,大量的研究表明,潜江组产出的原油主要是成熟油、低成熟油和未成熟油。近年来,在老油田王场构造北区滚动勘探开发过程中,相继在王北11-7井Eq3油组砂岩储层和王北10-7井潜四下盐间泥岩、白云质泥岩储层中发现了典型的盐湖相高成熟轻质原油。产
本文对中国近海石油勘探的战略选区问题进行了分析。石油资源的有限性和其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环境改善、政治交往和石油开发安全供应等需要整体考虑的方略。在我国的石油战略中加大勘探国内油气资源力度,以保障国内有一定的资源储备是重要内容之一。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石油消费快速增长,油气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为了保障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加强油气勘探,增强国内油气资源对国民经济
南堡凹陷近年来油气勘探取得重大发现,南堡凹陷成为渤海湾盆地油气富集程度最高的富油凹陷。南堡凹陷是黄骅坳陷北侧的一个小型油气富集区,属于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公司的勘探区块。近年来随着勘探 工作的深化和精细,发现了一批大型含油气构造和圈闭。本文结合油田最新的勘探资料,通过对南堡南堡地区烃源岩的精细研究,发现南堡凹陷发育优质烃源岩,可与东营凹陷沙河街组优质烃源岩相媲美,并且油气成藏条件十分优越,南堡凹陷属于
本文对中国南方含油气区构造-沉积类型及其资源进行了评价。中国南方海相地层经历了加里东、海西、印支、燕山及喜马拉雅期多期次的构造运动改造,已经不复原始沉积及原型盆地的面貌。不同阶段的原形盆地在纵向上叠置、横向上拼合,从而形成叠合盆地、残留盆地、或改造型盆地。复杂的构造旋回运动使其油气演化历史非常复杂,如何合理地评价复杂构造区的油气资源,进而为勘探部署决策提供较为可信的依据,一直是国内有关专家、学者积
许多学者认为塔北隆起经历了加里东晚期-早海西期、海西晚期和燕山晚期-喜马拉雅山期的复杂成藏过程,并认为中上奥陶统是现存海相工业油藏的主要来源,从而强调晚期成藏即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期成藏的重要性。同时也有学者认为海西晚期是现存古生界油藏的主要成藏期,燕山晚期特别是喜马拉雅期主要是对海西晚期形成油藏的调整或改造。塔北隆起轮西地区奥陶系潜山油藏位于轮南西断裂以西,以稠油为主、存在正常油和溶解气的复杂油气
本文对准噶尔盆地中部1,3区块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进行了分析。准噶尔盆地中国石化西部勘探新区中部1,3区块位于盆地腹部的中央凹陷带,主体上位于昌吉凹陷西段到盆1井西凹陷的斜坡带上,北到达巴松凸起,南至盆地南缘山前断阶带,目前已在该区侏罗系和白垩 系发现了工业油气流。中部1区块包括沙窝地、莫西庄和征沙村三个构造,主要目的层为侏罗系三河组;中部3区块油气层主要分布在永进构造侏罗系头屯河组、三工河组、
本文对焉耆盆地侏罗系煤系地层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焉耆盆地是中国西部中小型含煤盆地之一,位于南天山造山带东部,是在海西期褶皱基底上形成的中 新生代沉积盆地,面积13000km2。盆地中生代以来共经历三次较大规模的湖侵,对应地出现三次聚煤期,形成三套含煤和碳质泥岩组成的岩性组合。即三叠系、侏罗系八道湾组和西山窑组。煤岩和泥岩的显微组 分组成研究表明:煤岩主要以镜质组为主,壳质组和腐泥组含量较
高演化区烃源岩热演化程度分析及成熟阶段划分是油气勘探前景评价的主要考虑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对松潘-阿坝地区三叠系泥岩的成岩研究、伊利石结晶度测定分析,以及对该区三叠系烃源岩的岩石矿物 相、粘土矿物类型含量及组合、混层粘土矿物混层比、镜质体反射率、流体包裹体等岩石热演化评价指标的对比研究,研究了该地区三叠系烃源岩的成岩演化特征。
本文对华北北部地区中上元古界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华北北部地区中-上元古界分布广泛,层序发育齐全,厚度巨大,油苗显示众多。潜在烃源岩为中元古界长城系高于庄组、蓟县系雾迷山组、洪水庄组、铁岭组以及上元古界青白口系下马岭组。其中洪水庄组页岩、下马岭组页岩的有机质丰度较高,为好烃源岩,而雾迷山组白云岩、铁岭组灰岩的有机质丰度较 低,属于Ⅱ1型和Ⅱ2型,热演化程度较低,镜状体反射率Ro为0.58%
本文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湖相优质烃源岩与低渗透富油盆地的形成进行了分析。晚三叠世,在华北陆块与扬子陆块碰撞、拼接、秦岭造山活动加剧的区域构造背景下,秦晋地区形成了大型陆相湖泊,其主体位于现今的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陆相湖盆演化的最大湖泛期,发育了长7富有机质优质烃源岩。该套优质烃源岩分布范围大-残留分布面积为4.2×104km2,有机质丰度高-平均TOC为13.75%,生物来源以湖生浮游藻和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