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生态文明发展的国防科技工业建设

来源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csecurity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防科技工业作为国家战略性产业的主要部分,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把握能力建设向生态化发展,是新时期调整、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为有效处理生态化发展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之间存在的诸多矛盾,实现既能提高武器装备供给能力,又能实现生态化发展的双重目标,国防科技工业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切实发挥这一战略性产业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其他文献
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形势令人担忧,国家生态安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影响我国国家生态环境安全主要问题包括国土安全问题、环境安全问题、自然灾害问题及国际环境安全问题。认识各主要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定位和做法,及时对目前的国家生态环境安全概念重新定位,以适应维护我国国家利益的需要。指出,要搞好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国家安全,就必须努力提高我们对环境变化的适应力,同时将生态文明建设与事关国家安全的其他建设协调发
环境危机使世界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构建全民生态理念,其重点是加强生态环保的制度建设,普及生态环保知识,改变不利于环境保护的传统陋习,建设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存的文化氛围。应改革生产生活方式,实现生产、生活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统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国际合作,同时以创新思维投入生态文明建设。
世界正面临一系列全球性生态问题,尤其是土壤退化、洁净水匮乏、森林萎缩、全球气候变暖,正孕育着灾难性后果。俄罗斯的生态环境及其生态战略,已经并将持续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产生影响,了解和应对相当大部分领土位于正在变暖的北极地带的俄罗斯的生态环境变化,已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二战后的日本在倾力于国内的经济恢复与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特别是日本“三大公害病”的出现,使人们逐步认识到“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为此,日本政府采取了各种措施,在较短时期内,克服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改变了公害大国的形象,创造了日本的另一个奇迹。学习和借鉴日本的环保经验,对我国在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问题中有以下启示:各级政府和各职能部门,应充分发挥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强
文章从历史的角度梳理,就北约的环境事务观念和生态安全战略及其实践的历史发展进行了介绍,并将其生态安全合作战略的特点概括为以跨国合作为主线;以弱军事性的科学和减灾外交为手段;以政治影响为目标;以周边为首要舞台。通过对北约生态安全合作战略的基本评估,提出了生态和环境问题本身的严重性和影响的跨国性是生态和环境议程成为国际和平的重要关注议题;国际安全和国家安全向人和人本主义的回归,使环境和生态安全成为非传
文章对中朝边境地区治理农业病虫害的合作及治理河流的国际合作情况进行了综述,指出,我国改善东北边境地区生态环境的根本途径应当是:加强我国东北地区的省级合作;加强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合作;自筹资金与争取境外投资相结合。
中国的快速发展正面临着水资源短缺和污染、土地资源荒漠化与土壤污染、大气污染等方面的生态环境隐患,分析了造成我国目前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的原因,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的相关对策。
文章介绍了苏州地区在经济建设与环境污染治理中的采取的措施,使得城市生态平衡中的垃圾处理问题得到了极为妥善的解决;太湖水体得到了显著改善;节约用地;农村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试行循环经济取得成效。依据苏州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提出生态平衡必须维护好,且可以维护好。最后就如何维护好生态平衡,从科研院所、相关组织管理部门、相关企事业单位、群众团体和民营经济单位几方面分别提出了建议。
文章简要概述了生态安全的特征,介绍江苏省生态安全建设的基本状况。指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与生态文明是内在统一的,只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江苏才能真正实现“两个率先”的目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新型工业化就是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的工业化,而现有台资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也需以此为基准来施行。最后提出,坚持绿色GDP,要有维护江苏生态安全的危机感;加快建立江苏生态安全建设的评价指标;进一步加强江苏生态安全的法制建
我国采矿产煤区的生态环境不容乐观,整治产煤区的生态环境刻不容缓。指出在采矿产煤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在社会经济综合发展中的关系,实行绿色考评问责制、以煤补偿生态环境、绿化荒山、建造绿色乡村等相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