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分区治理——浅谈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治理

来源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ke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针对西部地区3种类型区域:内陆干旱区、黄土高原区和半干旱、干旱草原区的生态环境治理问题分别提出环境治理方案.
其他文献
三北009项目在科尔沁沙地实施10年来,取得了20多项科研、生产成果,先后营造了500hm多优良杨树无性系和松树示范林,营造了2万hm多杨树、樟子松防护用材林,研制出多种抗旱造林育苗机械和沙地治理模式,为地方林业发展起到示范作用.
荒漠化治理在中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荒漠化不仅严重制约了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同时了给相关地区带来巨大的不利影响.荒漠化治理目标取向的现实差异,要求政府建立起适当的协调机制、建立和完善现行的政策与制度.关于荒漠化治理的实践,一是要明确特定区域对荒漠化土地治理的需求结构和自然基础;二是建立相应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目标和荒漠化植被恢复目标;三是构筑起配套的技术体系;四是完善政策保障体系
本文从历年来沙尘暴所引起的土地沙漠化和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分析,说明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改善我国北方生态环境的根本措施和加快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需要.
本文首先分析了秦岭山区蕴藏的极其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秦岭山区所面临的资源和环境问题,提出了加强秦岭林区天然林保护和植被建设的几点建议.
在对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粮食、水土流失、植被、人口、投入等问题分析基础上,认为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自然、技术、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生态环境建设应按照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结合、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开发与整治相结合、因地制宜和分类指导的整治原则,采用退耕还林还草、建设基本农田、发展特色产业的战略方针来实施,并就生态环境建设中的粮食生产、水资源利用、水
本文采用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分析黄土高原现有林草资源的基础上,根据植被地带性分布规律和林草地换置的面积比例,提出该地区适宜林草覆盖率为60℅.文内同时按这一覆盖率对不同植被带进行了合理配置.
生态环境建设是历时很长的系统工程,本文从科学规划、全民参与、法制法治、多方投入、灵活运作等方面阐述了政策性保障体系的内涵,以确保不产生新的环境破坏,克服边治理边破坏,保护建设成果,实现环境的持续进展,达到山川秀美新甘肃的期望目标.
本文论述区划、规划重要性,提出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区划、规划、设计方法.
本文通过对芬兰林业的森林经营,森林资源保护,以及生物多样性等林业生态可持续性发展的分析研究,探讨了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经验.
简述了生态环境的存在问题,建设成就及今后的建设构想,概述构想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生态分区、战略取向、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