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速公路大气能见度演变特征及物理分析

来源 :2008中国科协防灾减灾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y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首都国际机场高速公路专业气象自动监测站网所提供的高时间分辨率资料,对大气能见度演变特征以及相应的物理因子进行分析.结论如下: (1)大气能见度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和逐月变化特征.就日变化而言,能见度以14时最大,但最低值出现时段却不一定.对于季节变化,全年以夏季大气能见度状况最好. (2)高速公路上的大气能见度与气象要素之间都是复杂的非线性关系,而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通过对21个月中能见度最低月资料的分析表明,大气能见度与湿度间呈明显的乘幂分布关系,其与气温呈U型相关.但在月平均能见度最大月,能见度则与湿度呈指数关系. (3)从物理上来看,大气能见度与湿度的关系,主要是通过水汽分子的Rayleigh散射和雾的Mie散射两个方面来表现;风速则是由于压力阻力卷起大气气溶胶来影响大气能见度的:而0℃附近温度影响大气能见度则主要是通过Bergeron三相过程. (4)200 m以下的低能见度基本上是湿度在100%的情况下发生的,即都是大雾天气影响的直接结果,但对200 m以上的低能见度则不同,200~1000 m其间有一半是雾,而1~4 km的能见度中不到三分之一是雾,主要是由灰霾、沙尘暴等天气现象造成.
其他文献
利用陕西省82站33a(1971~2003)逐月降水量资料,根据气候系统陆--气相互作用理论,以“陆面过程”为物理基础,结合大气环流的重现期,用秋、冬季降水量场与4~10月降水量场的相关关系建立预测模式,预测4~10月全省降水量的分布。预测试验初步得出,秋冬季降水量场与4~10月降水量场相关系数为0.9028~0.9218,预测模式拟合相对误差为4%~7%。1964年和2003年全省性涝年回报试验
应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格点资料,对2005年出现在汉江上游和渭河流域秋季连阴雨中一次致洪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这次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是西风槽、低涡切变和副高。水汽条件中,700hPa水汽通量大值中心和其散度的辐合中心与暴雨落区基本重叠,强降水出现在高层峰值与低层谷值之间的时段内,说明比湿高层峰值和低层谷值的出现对暴雨的开始和结束有重要的预报意义。θse分析表明:致洪暴雨出现在55
本文对精密工程测量进行了回顾,从精密工程测量的理论和方法、精密工程测量的应用以及其最新进展并进行了阐述,对精密工程测量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本文从JSCORS网络RTK技术原理、外业观测、坐标转换、正常高计算等几个方面阐述了网络RTK作业中与测量成果可靠性和精度有关的几个主要问题,供相关技术人员参考。
信息化测绘的主要研究内容为依托从信息获取、处理、管理到输出的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初步建立信息化测绘技术服务体系,基本实现基础地理信息的快速获取与更新、智能化处理和一体化管理、网络化生产管理与分发服务,实现地理空间信息资源的融合和增值服务,面向市场,使测绘信息与技术产品社会化,为社会提供多尺度、多方位、多形式的服务。CNGI对测绘信息化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地理信息的数据采集获取、处理、管理、服务等几
本研究以任意平面直角坐标系的CAD图形文件转换到WGS_84大地坐标系的MapInfo图形文件为例,介绍了不同软件平台下坐标系统转换的实现方法。
从中纬度海流区海气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了2008年1月我国南方雨雪冰冻灾害的诱因,提出了冬季黑潮海域海气相互作用和雪灾发生发展的机制,分析发现:2008年1月黑潮海域海表温度明显较往年偏暖;黑潮海域海表温度正距平区上对应着大气温度正距平区和大气位势正距平区,且气温正距平区、位势正距平区与海表温度正距平区有明显的正相关.分析认为:黑潮海域通过与大气的强烈的热量交换,使海表温度正距平区上方的大气产生气
2008年1-2月,位于安徽省江淮南部地区的桐城市(县级市)遭遇50年不遇的连续低温冰雪灾害, 时间之长、强度之大、范围之广均为历史之最,连续21天降雪不止,总雪量达到60.9毫米,其中有两个大到暴雪日和两个暴雪日,测站最大雪深23厘米,全市平均最大雪深达30厘米,山区部分达100厘米;持续一个多月的低温寒冷天气,连续结冰天数长达36天之久,最低气温达-7.6℃.这次罕见降雪过程导致了全市受灾人口
对2008年冬末春初福建冰冻雨雪天气分析表明,持续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出现在稳定的环流形势下,中高纬欧亚地区阻塞高压异常发展,北伸与稳定,中低纬南支槽异常活跃,暖湿气流强盛是其主要特征.整个低温冰冻雨雪天气过程先后有5次较强冷空气接连影响福建,1月26日后,由于暖湿气流加强使得700hPa气温上升,福建北部地区地面气温在0℃附近,但上层出现逆温,形成有利冻雨的气象条件,是冰冻雨雪天气产生的气象衍生灾
用1953-2008年中国站点降雪日数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研究了中国南方降雪日数和欧亚大陆大气冷源的时间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1月份欧哑大陆大气冷源与我国南方降雪日数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欧亚大陆大尺度大气环流异常也与大气冷源有密切联系.当欧亚大陆大气冷源弱的时候,东欧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出现了一异常反气旋,有利于该地区阻塞高压的形成和维持,使得持续的冷空气进入中国;南亚和东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