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过程模拟中的时空单元尺度与边界问题研究——以溃坝洪水模拟为例

来源 :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理论与方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x2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理过程模拟首先需要对时空单元尺度和边界问题进行界定,本文以5.12地震后安县茶坪河溃坝洪水为例,就以下问题进行了探讨:(1) 根据某一具体的地理过程现象,如何针对其时空传播特征选择其最佳模拟时空尺度。(2)地理过程现象的传播速率和传播法则如何根据时空尺度的变化而调整。(3)如何对具体的地理现象界定其研究的边界。最后,根据以上分析结果,对安县茶坪河堰塞湖溃坝洪水进行了元胞自动机建模与模拟,结果发现,当洪水模拟的时空尺度与传播速率必须满足大致成正比的关系,并且对溃决水量进行准确计算且充分考虑上游来水和地表下渗等因素后,才能使模拟结果基本符合观测数据。
其他文献
燕树檀(1914-1985),河北定州人,地质学家,1939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系。曾任贵州省地质局总工程师、贵州省地质学会理事长、中国地质学会理事。长期致力于地质矿产资源的勘查工作,对淮南八公山隐伏煤田的发现和勘探,对贵州基础地质、矿产地质勘查、水文地质调查等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主编完成了第一代1:50万贵州省地质图,组织完成了全省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和部分地区的1:5万的区域地质调
1949年lO月新中国成立。国家建设的伟大事业摆在全国人民面前,落在青年一代的肩上。地质事业是建设中基础工作,没有矿产资源什么都干不成,地质工作者是国家工业化的尖兵。可是在旧中国,全国包括赶上新中国成立前夕回国的李四光等加起来仅有300余名,而且其中近半数还去了台湾。在这样百废待兴、人才奇缺的情况下,在共和国的旗帜下,紧紧团结依靠这百余名老一辈的地质工作者,其中多数深入各大专院校大力培养地质人才。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地裂缝数字空间模型是数字地质体模型研究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地裂缝灾害研究工作在数字空间环境下展开和推进的基础。本文首先在分析地裂缝空间形态的基础上,定义了基于空间曲面的数字地裂缝的概念,并提出其存在和可表达的假设前提与边界条件;然后,应用TIN 系统及建模技术,尝试基于线状地裂缝数据、钻孔数据及若干约束条件,生成和表达了地裂缝数字空间模型—地裂缝数字曲面。这既为容器型地质三维模型建立创造了条件,也
针对城市道路网结构复杂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道路结构形态的路段链生成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城市道路等级划分。首先通过路网几何结构分析,提取道路网中的双行道和交叉口模式;然后合并双行道并连接交叉口道路生成路段链;最后对路段链进行中心性测度分析并集成各项指标,划分道路等级。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识别双行道和交叉口模式,生成的路段链优于传统方法的生成结果,道路的等级划分能够保持道路网中的结构形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