鲆鲽鱼体内磺胺药代谢模式及残留预测

来源 :2015现代水产养殖国际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feng2162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产养殖生产中使用抗生素等药物来防治各种频繁发生的传染性病害仍然是目前最快速、有效和经济的方法,但因药物残留而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及对生态环境的负面效应也逐渐引起了研究人员、消费者和生产者的高度关注。
其他文献
盐度是影响水生生物呼吸代谢、生长、存活及免疫防御等生理活动的关键生态因子之一。水产动物在幼体时期,由于其身体机能的不完善,其对盐度的改变反应极为敏感,当盐度超过一定范围会影响到它们的生长发育甚至存活。探明虎斑乌贼(Sepia pharaonis)幼体生长的适宜盐度,有利于提高人工育苗的成功率。
通过循环系统将对虾池塘与鱼类混养池塘相连,开展分池-多营养级循环水养殖对虾的研究。采用养殖水化学方法密切监测池塘中氮磷营养盐、浮游植物、颗粒物质含量等变化,研究泵出对虾池塘底层水对池塘水质的改善情况,以及明确鱼类混养池塘对底层水的净化和物质利用情况。
近年来,生物浮床技术在池塘养殖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研究以陶粒为主要骨料制成了一种新型浮床,并将其应用于池塘养殖中,探讨了浮床在池塘养殖中的综合应用效果,以期为陶粒浮床在池塘养殖和水污染治理中的运用提供更多科学依据。
会议
为了研究大菱鲆成鱼在封闭循环水系统中不同养殖密度对系统水质指标、饵料利用率以及生长的影响,我们设计了3 试验密度组,初始养殖密度分别为14.30kg/m2、20.49kg/m2、31.32kg/m2,为期120d,实验结束时养殖密度分别为30.09kg/m2、41.30kg/m2、60.07kg/m2.
2012 年,在中国对古巴进行淡水养鱼技术援助的古巴COMPLEJO Acuicola JUAN JOSE养殖场,中国专家组与古巴水产技术人员合作,对革胡子鲶成鱼养殖生产模式和技术进行了试验和研究,旨在探索一种适合古巴国情的高产、低成本革胡子鲶成鱼养殖生产技术和模式。
针对南方平原地区鱼塘和稻田毗邻分布、可相互协作的生产条件,研发出稻田异位净化池塘水质的生态工程技术和相应的田间管理技术,构建形成了稻田-池塘复合养殖模式。
A bacterial strain with high denitrification activity was isolated from a shrimp pond and designated as 2013092004(Strain 04).The effects of carbon source on the denitrification efficacy of strain 04
为研究封闭循环水养殖系统中水体和养殖对象重金属富集情况及关键影响因素,以初始体重为(57.9±0.87)g 的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为试验对象,在模拟实际工况的小型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养殖60 天,通过控制不同水质因子(碱度、溶解氧、固体总悬浮颗粒TSS)高低,观察其最后对水体和鱼体重金属蓄积情况的影响.
Cyanobacterial blooms are a world problem.Since cyanobacteria often live with heterotrophic bacteria,it is effective to use microbes to assess and predict cyanobacterial blooms.
近年来,现代渔业园区建设发展迅速,但受传统生产方式影响,园区内渔业环境工程化程度和养殖模式生态化水平未得到明显提升。集中集约生产所排放的养殖污水不但加剧了自身污染的程度,并对园区近海的环境产生了巨大的营养负荷,继而导致了一系列生态问题成为限制园区生产、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此,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所需的技术成果亟待集成、优化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