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研究者的地图空间认知过程

来源 :第六届全国地图学与GIS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huz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理研究者的地图空间认知过程,经历了地图的感知觉阶段,心象形成阶段、心象记忆对比分析阶段和认知思维(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阶段.其对地图的认知带有强烈的目的性,已有的心象地图(地理空间概念)对地图空间认知有重要的影响.知觉过程经历了先自上而下后自下而上的两个阶段,是两个阶段的有机结合;心象地图的形成过程是概括地物图形特点,抽取地物组成元素及其组织关系的过程;心象地图的记忆则是构成心象的元素和组织这些元素的关系分别编码储存的过程;认知思维是根据地理空间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过程,是地理研究者认知地图空间的核心;心象地图(地理空间概念)则是认知思维的基础。
其他文献
"数字地球"概念的提出,使人们形成了对社会进行数字化、信息化建设的理念,城市作为现代社会的一个缩影更是引起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如何结合当地实情因地制宜地建设"数字银川"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本文在详细分析数字银川建设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当今社会信息化建设的大势和成熟的高技术条件,针对当地环境与实际情况提出了数字银川建设思路和总体设计框架,并结合国内外在数字城市建设方面的经验教训,阐述了在实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获得了精确的乡镇人口统计数据,这为获得比以往更精确的人口密度分布提供了可能.通过对离散的乡镇人口数据进行地理编码、面积输入,得到离散的乡镇人口平均密度数据,对其插值获得每平方公里的人口密度从理论到技术上都是可行的.建立全国1km*1km人口数据库系统是一个大数据量的系统工程,通过对全国不同省份的乡镇人口现实分布状况的研究,打破行政界线的限制,对不同地区制约人口分布的各要素进行综合
为实现航空遥感任务规划的自动化,根据航空遥感的特点,运用MapObjects 组件和VC.NET 工具开发了航空遥感任务规划系统,介绍了它的主要功能模块,航线自动生成。
本文主要利用台湾省的遥感卫星Landsat TM 和ETM (2000 年)影像作为信息源来获取土地资源专题数据.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Ardas Imagine 平台支持下,对原始图像进行几何纠正及图像增强;在Arcgis9.0 软件的支持下,根据影像特征,建立判读标志并进行人机交互式影像判读,提取土地利用信息,最后得到台湾2000 年1 :25 万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分析数据.进而对台湾土地利用现状及
参考框架是空间方位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通过地图阅读或对环境空间的认知可以获取方位信息,从而建立表达布局知识的空间参考框架.城市作为一种特殊的地理空间,在结构布局上往往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在城市中生活过一段时间的人都会对这个城市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认知习惯.这种习惯将影响人们对于城市中目标实体的定位和路径寻找.北京作为一个具体的地理认知空间,其中心-环路型的城市布局结构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城市空
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的建立对于基础地质图件的快速更新、信息资源共享以及基础地质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全国1 ∶100 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2005 年版本)是以1 ∶50 万地质图数据库为基础,充分吸收近年来我国地质调查1 ∶25 万、1 ∶5 万的新资料新成果,应用当代最先进的地质科学理论、现代信息技术和先进制图学理论,使用我国自主开发的MapGis 平台,结合ArcGis 、Access 等软件进
在中国,妇女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49.3%,是关系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妇女要素的时空分布渗透在社会的方方面面、社会的各行各业和各个领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凡是有人口分布的地区都有妇女要素分布.妇女要素的质量特征描述是从事各种职业的女性,而妇女要素的数量特征则包括女性人口数、人口增量、女性人口密度等等.妇女要素的构成特征包括女性年龄构成、职业构成,男女性别比,妇女在
为满足全球制图信息交流和个体用户地图表达的需求,地图的符号系统应该满足相应的需要,即符号系统要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适应性的显示.全球的统一性和个体的适应性无疑是相互矛盾的,这是全球化标准符号系统必须面临和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好这一瓶颈问题,制定一套适应性符号系统(从而使得全球和个体需求都得到最大程度满足)是非常必要的.作者就此问题作了深入探讨,首先提出了适应性符号系统的通用概念模型,阐明了什么是自适
针对计算机技术支持下的现代空间信息技术对经典地图制图学理论、地图信息获取以及制图工艺技术和地图产品应用等方面提出的新的要求,文章对数字环境下普通高等院校地图学教材内容改革的框架和实践教学的内容设置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以下六个方面的重点建设内容:第一,加强空间基准和地图投影方面的内容讲授,以适应数字环境下,更多的专题地图制作由相关专业科研工作者来完成的实际需要;第二,加强综合制图与地图概括(制图综合)
现代地图学理论的研究,不仅使我们对地图及地图学的内涵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而且使地图学基础理论及地图学体系得到完善和充实.现代地图学理论的提出,对进一步阐述地图学的研究对象和理论建设,认识地图学与地理学、测绘学、计算机科学、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的统一关系,理解现代地图制作与应用的特点,揭示现代地图学发展的规律和趋势都具有指导作用.现代地图学理论促进了地图学的发展,尤其是促进了计算机地图制图的发展,使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