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EN基因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Survivin、Xiap、Smac调控的研究

来源 :河北省医学会第五届第二次血液学年会暨河北省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第一届第二次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yho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肿瘤抑制基因PTEN对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CML-CP)、急变期(CML-BC)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红白血病变细胞系K562细胞凋亡相关分子Survivin、Xiap、Smac调控的研究.方法:(1)研究10例CML-CP、10例CML-BC及10例正常人骨髓单个核细胞内PTEN、Survivin、Xiap、Smac mRNA表达水平变化.(2)将携带有野生型PTEN和绿色荧光蛋白的腺病毒(Ad-PTEN-GFP)及对照载体腺病毒(Ad-GFP)转染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系K562.MTT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效率、细胞凋亡率;荧光定量PCR (FQ-PCR)检测PTEN、Survivin、Xiap、Smac mRNA水平变化.结果:CML-BC患者中PTEN mRNA表达水平低于CML-CP及正常对照组,而Survivin、Xiap、Smac mRNA在CML-BC患者中均高于CML-CP及正常对照组.以MOI=200转染K562细胞系3天后,Ad-PTEN-GFP组细胞内Survivin(0.0700±0.0059)、Xiap(0.00889±±0.0006)、Smac (0.0600±0.0039)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Ad-GPF组细胞内Survivin(0.437±0.079)、Xiap(0.066 1±0.0072)、Smac(0.158±0.0078)和未转染组K562细胞内Survivin(0.453±0.081)、Xiap(0.070±0.0079)、Smac(0.177±0.0085) mRNA表达水平,转染Ad-PTEN-GFP后与转染Ad-GFP相比Survivin mRNA表达水平降低6.14倍、Xiap降低7.44倍,而Smac mRNA降低2.95倍.结论:Survivin、Xiap、Smac基因可能在PTEN介导的细胞凋亡通路中参与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
其他文献
会议
会议
微小RNA (microRNAs,miRNAs)是一系列在植物、动物及病毒中都可发现的非编码RNA,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 miRNA-155 (miR-155)是一种表达在造血细胞的miRNA,通过转录后调控靶基因的表达参与恶性血液病的发病机制.近来研究表明,miR-155通过影响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的细胞信号转导途径,作为癌基因在恶性血液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miR-155对恶性
[目的] 沙门氏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肠道杆菌,感染宿主后能够引发多种疾病.目前研究发现,沙门氏菌在感染宿主细胞时,Akt发生了磷酸化修饰.Akt,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的核心,通过PI3K激活的Akt可以发生磷酸化修饰,抑制或延迟被感染细胞的凋亡.SopB是由沙门氏菌SPI-1编码、 Ⅲ型分泌系统分泌的具有肌醇磷脂酶活性的效应蛋白.我们利用λRed同源重组基因敲除技术构建沙门氏菌sopB基因突
[目的]: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多数合并贫血,易导致乏力、厌食、头晕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口服生血宁片对于中晚期恶性肿瘤相关性贫血的作用.[方法]:60例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包括乳腺癌、肺癌、头颈癌、结直肠癌、淋巴瘤等,KPS评分大于等予60分,预期生存时间大于等于3个月,无需鼻饲或完全胃肠外营养者入组.排除多发骨转移、消化道瘘、不能口服进食者.分为口服生血宁组:0.25,TID
会议
目的 观察鳖甲化纤丸治疗原发骨髓纤维化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自2005年1月~2010年6月在我院血液科住院和门诊患者120例,予鳖甲化纤丸8 g,日2~3次,口服.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好转39例,进步47例,无效34例,总有效率71.7%.30例三系减低患者治疗后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血红蛋白、白细胞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
会议
本文将自1990年至2008年18年间发现的20例急性白血病误诊从患者、临床医师、实验室、医疗条件、AL疾病自身多方面进行分析。通过本组AL的误诊及其原因的分析,总体讲临床医师首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业务知识要全面、熟练,对于单一的症状或体症不能武断,对于表现复杂的要仔细全面地分析病史、考虑疾病要周全,同时要与检验师密切联系,另外亦要与患者耐心的交谈,详细了解病史,做相应的有关检查,如基层医院或非专
本文从中医学心主血理论解释再生障碍性贫血,介绍了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症状、病理机制、以及中药治疗,强调治疗时需要注重调“心”。
本文为探讨中医药治疗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的前景,叙述了古代文献的记载,介绍了名医的经验,并结合临床病例进行介绍。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