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金融信用征信体系与社会信用征信体系衔接机制的法律构想

来源 :北京市法学会,天津市法学会,上海市法学会,重庆市法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957447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城乡差异大、发展不平衡的特点,我国在金融信用征信体系与社会信用征信体系衔接机制建设方面,宜先从各地方、各部门和各行业做起,建立起区域性的或部门、行业内部的金融信用征信体系与社会信用征信体系衔接机制后,再通过合作互补、逐步推广、逐步联网的方式,由点到面,最终走向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金融信用征信体系与社会信用征信体系衔接机制。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关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司法困惑,分析了还款中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和单位的贷款诈骗问题,最后对贷款诈骗罪与近似犯罪的界限进行了探讨。
美国、德国所规定的贷款欺诈罪的主体,不仅包括自然人,而且包括法人,但是我国刑法却规定贷款诈骗罪的主体只能由自然人构成。然而现实生活中,单位实施贷款诈骗活动大量存在,对单位诈骗贷款的行为如何处理呢?司法实践中,单位贷款诈骗行为如果造成严重的危害后果,通常也作为犯罪追究刑事责任,但对如何定罪存在分歧,目前多以合同诈骗罪定罪处罚。本文简要论述单位贷款诈骗行为的常见手法,实践中处理单位贷款诈骗行为的几种方
用拾得的他人信用卡在自动取款机上取走了大量现金的行为,既不能定盗窃罪,也不能定侵占罪,而应该定信用卡诈骗罪。以“机器不可能被骗”作为否定信用卡诈骗罪成立的理由不可靠。认为用拾得的信用卡在自动取款机上取款,如同拾得他人的钥匙后用钥匙开门取走财物的观点,不符合客观事实。拾得信用卡并不等于拾得了信用卡上记载的现金,而信用卡本身也不能成为侵占罪的对象。信用卡诈骗罪具有不同于传统诈骗罪的特殊性,不能用传统的
实践中,以签发空头支票方式进行诈骗在金融诈骗犯罪中占据相当比例。本文结合两个具体案例论证了利用单位名义签发空头支票骗取财物,没有证据证明违法所得由实施犯罪的个人占有或者私分的,应认定为单位犯罪;认定金融诈骗犯罪中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需要达到排除合理怀疑的程度;以签发空头支票方式骗取的财物应当包括财产性利益等三个具体问题。
《刑法修正案六》在《刑法》第175条基础上增加了一条作为第175条之一。该条内容弥补了第193条司法适用取证困难的不足,对降低金融风险、保护社会信用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但是该条内容在司法适用上存在诸多分歧和争议,本文以实际案例为切入点,分析指出该罪当前司法适用上应注意的问题。
笔者主张进一步完善我国现行刑法关于洗钱犯罪的规定,使之更有利于打击和惩治洗钱犯罪。一、扩大洗钱罪的上游犯罪范围;二、增设过失致使犯罪所得及收益表面合法化的犯罪。
本文探讨了中国刑法上的伪造货币最是否属于目的犯,伪造货币犯罪对象的范围,伪造货币罪犯罪未遂形态的认定。
联合国关于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和反腐败公约对于洗钱犯罪规定了大致相同的内容,其基本内容是要求各国应将洗钱行为“规定为刑事犯罪”。对洗钱犯罪的罪名规定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我国刑法对洗钱犯罪采取了两种规定方式,一是对部分犯罪的洗钱行为直接规定洗钱罪罪名,另一种方式是对其他犯罪的洗钱行为不适用洗钱罪具体罪名,但对这部分实际上的洗钱行为适用其他罪名进行处理,因而我国刑法对洗钱罪的规定具有中国自己的特色
历经四次修改,我国洗钱罪的立法从无到有,上游犯罪的范围不断扩大,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是,与国际公约的要求和遏制犯罪的需要相比,我国洗钱罪的立法仍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洗钱罪上游犯罪的范围,应当扩展至所有的故意犯罪;在洗钱的行为方式上,应当增加规定新的行为方式“获取、占有或者使用上述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收益”;关于主观构成要素的“明知”,虽然国际公约明确提出了以“推定”方式予以认定的要求,但是鉴于我国的
在目前阶段,制度反腐的关键,应该是“从重从快”,即,从重是深度,从快是程序。因为干部腐败的根源之一是行政体制改革滞后。所以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目标应该是:研究和建立“一级连带责任、二级连带责任或三级连带责任”的、严格而及时的行政负责制度。监督行政运作的程序必须是:“受理一调研一答复-保护”的法定公开程序。司法体制改革的目标应该是:政、法责任清晰,刑、民双管齐下。必须建立“四位一体的举报制度”,即,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