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楼盖板柱增强节点抗冲切性能研究

来源 :第二十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_hua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板柱结构由于其大柱网、大开间和降低层高的结构优势,在办公楼、住宅、多层厂房、仓库和公共建筑的大厅等结构中备受欢迎.但是由于其特殊的传力途径以及受力特点,板柱节点的冲切破坏对建筑结构的安全性问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为研究现浇楼盖板柱增强节点抗冲切性能,明确板柱节点对冲切承载力和节点破坏模式的影响,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完成了2个未配置弯起钢筋和2个配置弯起钢筋的现浇混凝土楼盖板柱节点的静力试验.结果表明:在板柱节点区配置弯起钢筋可改善抗冲切性能;通过配置弯起钢筋可以有效地改变板柱节点的破坏类型,使其由脆性冲切破坏转变为延性弯曲破坏.
其他文献
国内电网企业主要是采用动画建模软件构建变电站的三维模型,实现三维静态模型“重现”变电站的外貌,还没有实现变电站业务对象的定义和标准的制定,尚未开展三维信息化模型和对应设备信息的集成关联的应用实践,本文开展变电站三维对象化建模技术的研究,建立集成工程基础数据的三维信息化模型,为变电站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奠定模型基础.
灌注桩作为隐蔽工程,不正确施工所导致的问题难以进行事后补救处理,为了有效监督施工阶段工程的变化以及减少施工中发生错误导致的问题,本文将BIM技术与人工智能融合为智能旁站系统,研究并探索智能旁站系统所具有的功能和优势,旨在使项目施工更加直观,使施工信息更加精确,使工作人员对信息的理解更加方便等,并为其应用的推广奠定基础.
针对彩钢板项目连接构件众多、板材排布统计时间长的问题,将BIM技术用于洁净厂房彩钢板的智能排布和数量统计中,可有效提高设计施工人员的排布统计效率,节省人力成本.借助Revit软件创建项目所需的参数化样板文件,设计人员可快速创建任意布局的彩铜板项目三维模型,加快了建模的进度,操作过程容易理解,不用编程二次开发,材料统计误差在接受范围之内.结果表明,利用BIM技术有助于提升彩钢板项目的设计施工精益化水
本文首先介绍了BIM平台3DExperience的富客户端二次开发技术体系中几种开发方式;接着总结了各开发方式的特点及它们间的关系;最后针对多种需求场景,给出了二次开发方式的选型建议.
随着当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建筑信息化的过程中BIM技术成为中国建筑行业中讨论的热点,越来越多企业意识到了BIM技术的重要作用,中国现如今大部分的建筑行业都使用了BIM技术,运用BIM技术建立土建、机电等专业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深化整合、管线综合协调、碰撞及净空检查,在保证项目质量的前提下,加快项目建设进度、降低项目建设成本、保障项目交付后的运行维护.
3D打印技术作为一种材料工程、设备制造、软件应用等高度集成的数字化建造方式,近年来已为传统建筑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的实现路径.本文系统性地阐述了当前建设领域3D打印的前沿成果,以及BIM技术在3D打印领域内的融合、应用现状,进而对其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与总结,为相关技术的持续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抽水蓄能电站的显著优势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针对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的特点和难点,本研究提出一种IPD模式下BIM驱动的抽水蓄能电站数字化建设框架,该框架基于设计结构矩阵(DSM)将工作分解结构(WBS)向模型分解结构(MBS)映射,提高IPD模式中不同阶段、不同利益相关者间的信息流通,方便各利益相关者在不同阶段进行科学决策.在某抽水蓄能电站案例的建设中实施该框架,验证了该框架该类项目中的有效性.
BIM线性计划技术的应用总结了新建北京新机场高速项目采取BIM线性计划技术对桥梁项目施工过程中进行进度与资源管控的方法,发现BIM在桥梁项目应用过程中模型与信息的结合应用较为欠缺的问题.阐述了采用BIM模型与进度、资源管理结合应用的方法,通过对模型工程量的提取与人、材、机工效的录入进行数据分析,使项目进度计划编制更具指导性与实用性.并通过项目实施过程中数据的不断采集与录入,及时优化项目进度计划,实
建筑能耗预测和建筑节能调控与用能优化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有关建筑能耗预测方法只针对特定的数据类型,省略数据清洗过程,且往往实现过程较为复杂,可借鉴性较差.本研究提出一个预测建筑能耗的完整流程,详细论述了流程的四个步骤:确定主要影响因素、脏数据识别与标记、数据清洗、模型构建与对比,并对比了流程中可以采用的几种大数据清洗方法和预测模型构建方法.最后通过一个案例研究验证了该流程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十三五”期间国家大力推进公路建设,明确指出“大力发展智慧交通,推进数字资源赋能交通发展”作为数字交通建设的主要方向.山西路桥集团积极响应号召,在太原东二环高速公路项目中积极展开探索与试点应用.本文从公路信息化建设背景出发,逐步探索形成公路“BIM+”技术应用体系及BIM制度管理体系,并在具体项目中进行应用验证,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以及可贵的经验积累,为后续智慧交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