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位整脊法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的临床研究

来源 :第四届中国整脊学学术交流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chieH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坐位四维整脊法对寰枢关节半脱位患者的症状、寰枢轴线分离程度、椎-基底动脉血流的影响。 方法:将符合寰枢关节半脱位影像学判断指标并伴有眩晕,头项痛和板滞的患者随机分配至治疗组或对照组,分别采用坐位四维整脊法和颌枕带牵引治疗,以患者的症状体征、寰枢轴线分离程度、椎-基底动脉血流变化和治疗中可能的不良反应为观察指标,比较两组间的治疗效果和评价其安全性。 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19例,显效20例,好转1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9.29%:对照组临床痊愈8例,显效11例,好转8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67.50%,治疗组的综合疗效以及痊愈患者优于对照组P<0.01:组内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治疗后症状总积分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治疗组对症状的改善程度更好P<0.01;治疗组对纠正寰枢轴线分离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1;治疗组在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方面也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种处理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均未见有患者生命体征突然出现改变以及骨折、脱位、晕厥、原病情加重、肢体麻木、步态不稳等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采用坐位坐位四维整脊法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较采用颌枕带牵引能更好地消除或减轻患者的某些伴随病症,并能更好地调整寰枢椎之间的位置关系和改善患者的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量,是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的一种经济、安全、有效的方法。
其他文献
摘要:实施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共同价值取向,也是新形势下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题中应有之义。高校要通过树立交叉学科人才培养育人理念、推动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组织再造、优化交叉学科人才培养课程结构、完善交叉学科人才培养体制机制、营造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文化氛围,培养更多具有交叉学科背景的拔尖创新人才,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  关键词:交叉学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中图分类号:G648.1 文献标
目的:探讨国产外周动脉雷帕霉素-肝素洗脱支架的物理性能、生物相容性及体外药代动力学特性。 方法:利用喷涂装置将聚丙交酯乙交酯(PLGA)与肝素的混合溶液雾化喷出,在涂载雷
会议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突出于腰椎管前缘的椎间盘,刺激或压迫腰脊神经或马尾神经,引起腰痛及腰脊神经所支配的下肢放射性疼痛、麻痹,或马尾神经受压,引起双下肢及鞍区麻痹,二便障碍
会议
目的:探讨以四维悬吊牵引调腰曲为主的整脊法治疗颈腰椎间盘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采取俯卧四维悬吊牵引调腰曲为主,配合颈胸椎整脊手法和针刺、内外用药综合疗法,观察各类型颈
会议
本文介绍了产生石膏裂缝的原因,从其材料的选用、施工工艺、施工和使用环境来提出解决措施,从而防止石膏板吊顶裂缝的产生.
目的:通过手法整脊配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颈源性头晕的疗效观察,探讨和论证一种颈性眩晕的有效治疗方法. 方法:采用手法整脊后配合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在对颈性眩晕的治疗后观
颈椎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性颈椎椎间关节退行性改变导致颈椎临近组织受累而引起的相应症状及体征。脊髓受到压迫引起的症状及体征称为脊髓型
会议
目的: 观察正脊手法配合头针刺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治疗组采用七步正脊手法配合头针刺法,对照组仅采用头针刺法,一个疗程后按标准评定疗效。 结果:
会议
目的:观察正脊手法配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四步正脊手法、补中益气汤加减内服、配合功能锻炼,一个疗程后采用视觉模
会议
颈椎病的针灸应用,在中国整脊学的常规是针“三风穴(风池、风府)、颈夹脊穴、大椎、肩井、附分、膏盲、后溪等”,用骨空针减压法。靳三针治疗颈椎病应用“天柱穴、颈百劳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