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氯乙烯与煤混合共热解过程中HCl析出特征

来源 :第七届中国钢铁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oduo19851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TG-FIR联用仪研究了聚氯乙烯与煤混合共热解过程中HCl析出特征。结果表明:2%聚氯乙烯与 98%煤混合共热解时,聚氯乙烯与煤在温度区间250~53℃之间产生“协同作用”,HCl开始析出温度由理论温度240℃升高到320℃,并在350℃时达到最大值,析出结束温度为420℃。计算表明,热解过程中以HCl形式析出的氯元素占总含氯量的85%以上,这为焦炉处理废塑料工艺废塑料中氯元素大部分以氯化氢的形式析出,并被焦化喷氨系统的氨水所吸收生成氯化铵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鞍钢二炼钢顶底复吹转炉护炉工艺的改进,通过对补炉方式的优化,改善溅渣护炉效果以及优化冶炼操作使转炉炉龄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针对厚板坯和中薄板坯连铸两条工艺路线生产的超低碳钢,采用相关手段分析了钢水从钢包到中间包的二次氧化、稳态和非稳态铸坯全氧、总体夹杂物水平、铸坯大颗粒夹杂物比例等。结果表明,两种工艺路线生产的超低碳钢在稳态浇铸时铸坯洁净度基本一致,非稳态浇铸时中薄板生产线钢水洁净度低于厚板坯连铸,受中薄板连铸结晶器和水口形状的制约,其水口结瘤现象较厚板坯连铸严重得多。作为中薄板连铸向薄板坯连铸的过渡,著要在薄板坯连
在过去的几年中,炼钢厂遵守环保规定和能源回收成为了一个主要议题。清洁、绿色环保和经济的技术受到了极大的重视。现在转炉厂转炉煤气净化回收有两种技术,湿法洗涤塔或静电除尘(ESP)。因为环保规定越来越严格,湿法洗涤塔可能不能满足要求,新一代干法ESP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但是,目前的第一代ESP对转炉煤气的净化工艺与最新的ESP工艺不一致。因此,SMS Siemag和ELEX成立了一个合资公司,新公司
由高能球磨法制备得Al2O3颗粒弥散分布于Cu颗粒基体上的Al2P3/Cu复合粉末,通过SPS烧结工艺制备Al2O3/Cu块体复合材料试样。通过Xrd分析、电导率测试、抗拉强度测试、密度测试、SEM形貌和断口分析、馓区成分分析,研究了球磨不同时间2 min、30 min、60 min时复台粉末主要衍射晶面的半高峰宽变化以及 Al3O3/Cu块体材料的组织和性能变化。结果表明:Cu前口个衍射面(11
本文利用固体透氧膜(SOM)法研究攀植花钛精矿短流程直接制备钛系合金的可行性,在熔融CaCl2 熔盐体系中以钛精矿粉压片为阴极,氧化钇稳定氧化错管(YSZ)内的碳饱和铜液为阳极,在1100℃、槽电压 3.5V的条件下电解2~6 h,采用SEM、EDS、XRD等分析表明:钛精矿被电解还原为TiFe、Fe3Ti、Fe2Si钛合金,该工艺流程短、耗能少、无污染,对我国攀西地区钛精矿的新工艺开发及研究具有
本文首先以制氧空分系统中常用的林德液化循环为例,分析了利用LNG冷量后空分液化循环性能的改善,并采用流程软件对循环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采用LNG冷量的气体液化循环随着LNG流量的增加,液化系数基本呈线性增加,而单位产品能耗以及克劳特液化循环的膨胀量则迅速降低。随后,提出了一种引进 LNG冷量的液体空分流程新方案,为河北钢铁集团的空分系统节能降本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途径。
本文介绍了邯钢在7号高炉(2000 m3)大修时将原有的电除尘系统改为长袋低压脉冲布袋除尘系统的实践经验,介绍了该系统的工艺流程、关键设备、系统控制和技术特点,为高炉出铁场的烟尘治理提供了技术参考。
本文介绍了邯钢400 m2烧结机烟气脱硫工程采用“气固再循环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GSCA)”的工艺流程、系统控制和技术特点,对脱硫副产品的处理进行了论述,对取得的环境效益、发生的运行费用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该工艺尚存在的不足及对烧结烟气脱硫的建议,为大型烧结机烟气脱硫技术的选用提供了技术参考。
本文介绍转炉一次除尘半干塔文技术方案,完整采用该方案可以稳定达到10 mg/m3(标态),并节水50%以上。以LT干法、新一代OG法进行了粗略比较,可供选择现有传统和新OG一次除尘系统改造方案参考。
迁钢第二炼钢厂210 t转炉采用干法除尘工艺,工艺及设备进行了优化,采取了多项措施,特别是在蒸发冷却塔喷嘴供水改为净水,强化电除尘器入口气流分配板功能,调整电除尘器极线材质及厚度,应用先进的流体密封燃烧器代替国外燃烧器引风技术等方面都进行了改进,有效地提高了转炉煤气干法除尘系统的可靠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