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阳凹陷沙河街组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及控制因素研究

来源 :第十五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GLE12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浅水三角洲已有数十年的研究历史,在陆相坳陷湖盆和断陷湖盆都有所发育。基于物源体系可将其划分为浅水扇三角洲、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及浅水曲流河三角洲3大类。在岩性、沉积结构、沉积构造、砂体类型、古生物及地球物理响应等多个方面区别于与其他三角洲。蠡县斜坡带处于饶阳凹陷的西部,在古近纪为一个西抬东倾的大型宽缓、低幅度继承性沉积斜坡,以沙一下亚段为主要含油层系,是岩性油气藏勘探的重点区带。
其他文献
研究剖面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南缘渭北隆起带东段。早奥陶世时至晚奥陶世,研究区由浅水碳酸盐台地变为弧后深水盆地的大陆边缘,晚奥陶世沉积了一套深水斜坡沉积。晚奥陶世赵老峪组沉积时,研究区是一个向南东倾没的古斜坡,其西北侧是铜川浅水碳酸盐台地,南侧为一个与秦岭海槽相通的开阔性海洋,沉积了一套主要由薄层含泥灰岩和泥晶灰岩组成的地层。
会议
南堡凹陷是极具油气开发潜力的新生代凹陷,其西北部西南庄断层下降盘地区一直是含油盆地分析和油气勘探的热点地区,为进一步锁定研究区的目标砂体。本文以岩心、录井及三维地震等资料为基础,对南堡凹陷西北部沙一段-东三段地层进行研究,总结了南堡凹陷西北部的坡折类型、层序构成样式、沉积体系展布特征及其控砂模式。
华南、华北板块的汇聚碰撞和秦岭造山带的隆升等过程影响并结束了华南板块长久的海相演化历史。中扬子北缘的中晚三叠世巴东组地层是这一海陆交互期的重要物质记录。由于巴东组中上部的生物化石记录相对不足,本组的划分沿革和地质年代归属争议不断。
会议
致密砂岩油气是我国非常规油气勘探最为现实的重点领域,储层研究是实现其高效勘探开发的关键。但是,致密砂岩储层成岩改造过程复杂,成岩作用类型多样,成岩作用非均质性强,成为致密砂岩油气储层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会议
Albert 湖盆作为东非裂谷系重要的裂谷盆地,具有巨大的油气资源潜力。但前期资料匮乏,制约着Albert 盆地的研究进展,目前仍存在着构造活动背景下沉积物响应特征不明确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震旦系灯影组硅质岩在川中地区大量分布,本文通过分析灯四段硅质岩的主要元素、微量元素以及稀土元素特征,探讨其成因机制.研究表明,灯四段硅质岩SiO2 含量普遍较高,普遍大于90%,仅部分藻纹层硅质岩含量低于90%;其次为CaO、Al2O3、MgO和TFe2O3,含量分别为0.13%~15.79%、0.09%~0.21%、0.08%~10.07%、0.16%~0.54%,其他成分含量均很低.
渤海湾盆地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含油气盆地,也是目前国内重要的油气生产区之一。前人对渤海湾盆地中浅层新生界研究程度较深,而对于上古生界等深部层系的勘探还处于探索阶段,研究和认识程度较低,目前普遍认为渤海湾盆地二叠系下石盒子组及上石盒子组地层广泛发育河流相沉积,但对其沉积特征及演化规律认识还比较局限。
源—汇系统分析作为一种多学科综合研究方法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该方法是为了理解沉积物由物源区到沉积区所经历的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过程中的动力机制和收支平衡,以及气候变化、构造运动、海平面升降所形成的沉积记录。源—汇系统根据侵蚀、搬运及沉积作用的显著程度可划分为物源区、过渡区和沉积区,通过沉积路径系统进行联系。
高精度层序地层学是以Vail 学派的层序地层学为理论指导,以露头、岩心、测井和高分辨率地震数据为基础,研究三级层序内的高精度层序地层单元(包括四、五级层序和体系域),以建立精细的沉积相和储层规模的等时地层格架的一门学科。其中四级层序的识别和对比是关键,而层序等时边界的识别是核心。研究均表明,水进面附近常伴随沉积一套以泥岩为主的细粒沉积层,称为湖泛泥岩层,是高频沉积旋回变化追踪对比最易于识别的标志。
会议
A 区块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北段,区内太2 段、盒8 段气层厚度大、测试产量高,是实现产量突破和储量突破的重要目的 层段。然而,太2 段、盒8 段发育典型的低孔、低渗、低丰度的致密砂岩气藏,具有砂体类型变化快、沉积微相内部差异大、气层非连续局部富集的特点,富气储层的成因已经成为制约致密气勘探的首要难题。本文以测井、岩心、分析化验等多重资料为基础,深化沉积储层特征研究,探讨优质储层的类型及展布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