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心理资本对其工作态度影响的实证分析

来源 :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lkf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探讨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心理资本对员工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的影响作用。分析了北京地区六家电力企业201名员工的问卷调查数据,发现心理资本及其四个维度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坚韧与员工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显著正相关,心理资本和希望、坚韧对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并且作为整体的心理资本对工作态度的影响作用比单个维度的预测力强。
其他文献
提高中国上市公司的绩效管理水平,必须先识别其核心的影响因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阶段性和中国资本市场的环境,决定了中国上市公司的绩效管理模式有其特殊性。本文利用中国上市公司1994-2008年的公开财务数据和股价收益数据来评价上市公司的综合绩效。研究选取了五个方面的指标:盈利能力、增长潜力、债务偿付能力、公司风险和市场预期对上市公司绩效进行多维度的排行。研究使用主因子分析法来给上市公司这五个方面的指
本文依据国际铁矿石价格谈判背景和原则,构建了由一个上游资源垄断者和两个下游生产企业组成的两级供应链,下游生产企业间在产品生产销售时展开序贯产量竞争,而在与上游进行资源价格谈判时则可以采取竞争或合作策略,由此形成竞争及竞合两个模型。研究表明:供应链上游垄断者将依据下游企业的生产销售利润确定其资源定价,影响下游议价能力的根本因素是其产量规模而非谈判技巧;而决策次序对下游生产企业利润的影响取决于模型形式
本文针对中国技术密集型企业进行了IT资产投资的实证和理论研究。首先基于实证调查的结果分析IT投资的决策环境和CIO的风险态度,然后建立CIO对外部IT顾问提供信息的价值进行分析和判断的数学模型,最后在分析数学模型的基 础上得出研究结论。实证调查表明,在IT投资决策的过程中大部分CIO属于风险中性。针对风险中性的决策者,基于贝叶斯决策的理论和方法,本文分多种情况计算了购买信息服务相比无信息服务条件下
隐性知识转移是一个自然性的社会互动过程,为研究社会资本内部各维度对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机制,本文从社会网络理论出发对社会资本操作性测量指标进行选择与重构,以社会资本、机会-动机-能力(OMA)框架、隐性知识转移绩效为变量,基于跨维度视角建构概念模型。以261名知识型员工为样本对此模型的实证检验表明:社会资本结构维度对隐性知识转 移机会、转移能力具有显著性正向影响;认知维度对隐性知识转移机会、转移能力
人力资源匹配问题对于企业绩效和员工工作满意度的提高有重要的意义,核心在于员工个人的特质必须与其从事的岗位一致,即人与岗位的匹配。一方面,个人的能力要能完全胜任岗位要求,即人得其职;另一方面,岗位所要求的能力个人完全具备,即职得其人。为根据员工能力,秉承员工个人经验与发展目标同岗位需要相一致的客观公平原则来构建合理的人才评价体系和科学的选人制度,本文首先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种人
随着领导学研究的不断发展,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追随”不再只是追随者的职责,更是领导者在双角色间自然转换的重大任务。本文对领导活动中领导者的双重角色进行了研究。
本文主要探讨员工对自己在组织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风险的认知、对组织的信任、及其对组织的承诺三者之间的关系,并验证员工对组织的信任是否在风险认知和组织承诺之间起中介作用。本文通过对5家医院984名医护人员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组织信任和组织承诺显著正相关,风险认知和组织信任、组织承诺呈显著负相关;组织信任在风险认知和情感承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风险认知与规范承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风险认知与持续
本文通过心理资本和员工敬业度的调查问卷对商业银行的368名员工进行了调查,问卷中用自我效能、希望、乐观、韧性来衡量心理资本,用奉献精神、精力充沛、专心致志来衡量员工敬业度,探讨心理资本各维度对员工敬业度各维度的影响关系。使用SPSS17.0分析后,结果部分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理论假设,如乐观对精力充沛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乐观对奉献精神有正向的促进作用等假设得到验证。
本文探讨了引发人际关系风险的影响因素及其风险类型。研究结果表明,风险影响因素包含四类,即连带影响因素、对方特征因素、个性匹配因素、身份匹配因素等;风险类型包括两类,即生活情感风险、职业利益风险。最后,本文以上下级人际关系为背景,对下属在上下级人际关系处理过程中的风险影响因素、风险类型、主管承诺和关系亲密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发现:①四类风险影响因素与两类风险类型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②生活情感风险
组织公民行为是指在组织中,不在正式的合约规定之内,也不在奖罚的范围之内,员工可以自行决定,但是在整体上有利于组织功效发挥的一种行为。当前关于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主要借助于以利益交换为动机的社会交换理论,而忽视了该行为产生的非利益动机。本文在回顾组织公民行为研究成果和暗示理论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受暗示性双因素理论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借助于暗示理论,构建了组织公民行为产生的暗示模型。最后,对组织公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