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中部地區降雨動能推估公式建置及年降雨沖蝕指數之修訂探討

来源 :2018森林集水区经营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JIAN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台灣評估土壤沖蝕量的方法為水土保持技術手冊中所採用之通用土壤流失公式(USLE),為黃俊德(1979)運用自計雨量資料結合美國華盛頓地區之降雨動能公式,進行年降雨沖蝕指數計算而訂定之降雨沖蝕指數。然而其使用之雨量資料較為久遠且非採用本土化降雨動能公式,與台灣現況與地文水文特性不符。爰此,本研究採用自動化雨滴譜儀,蒐集獅潭、龍安及桶頭等台灣中部三測站之雨滴粒徑資料,建立臺灣中部地區本土化之降雨動能推估公式。其後,結合各雨量站的10分鐘降雨資料,進行臺灣中部地區年降雨沖蝕指數之計算與修訂。再者,為提升時間與空間推估的精度,利用貝氏最大熵法(Bayesian Maximum Entropy,BME)進行降雨沖蝕指數於台灣中部地區之時空分布推估。
其他文献
  蔡希陶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植物学家和植物资源学的开拓者。以他为主导的野生油瓜(油渣果)研究是1959年在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开展的。该园以油瓜的生物—生态学特征的调研为
  武汉植物园收集荚莲属植物资源83种250余份,约6000多株,其中国内原生种54种216份,国外原生种及品种29种34份,并对其观赏特性及栽培保育技术进行了探索,为建立国家级荚莲属植物
  回顾我国植物园近百年的历史,分析了我国植物园的成就和不足。提出不应淡化对经济植物的研究,不应面向社会而向公园化倾斜。科学研究和物种保护是植物园的重心。植物园各分
  本文介绍了秦岭国家植物园木兰科专类园建设情况。木兰园目的为收集保护、科学研究及科普展示。本文介绍了本园地理、气候、土壤以及建园历史等背景信息。本园现收集木兰
  本文回顾了北京教学植物园活植物收集历史和现状,总结了收集原则,对面临的问题进行简要的讨论。北京教学植物园现保有活植物232科1136属2034种;科、属水平代表性比较好,种水
  通过对上海植物园蕨类园现状的分析,提出了改造的目标。重点介绍了改造后专类园区内种植植物的选择原则、种类及生境营建思路和措施。
  中国苦苣苔科植物(Gesneriaceae)大部分种分布区域狭窄,生长环境脆弱,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该科物种大部分面临一定的生存威胁,其中尤以报春苣苔属(Primulina)植物为甚,
  沙拐枣属植物的研究不仅实践了随机引种到种质资源保护引种的植物园科学引1种模式,取得了持续性和丰富的基础理论和成果,而且构建了具有地域代表性的植物园引种、基础研究
  本研究使用主成分分析簡化溪流水水化學變數,用以比較德基水庫上游4處集水區溪流水之水化學變異.研究集水區包含有勝溪、合歡溪、畢祿溪與成武溪,在此等集水區內共設11個採
  本试验以山豆根试管组培苗为试验材料,通过在改良WPM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NAA,探索促进山豆根试管苗生根的适宜NAA浓度.结果 表明,在0.9 mg.L-1 NAA的作用下,其组培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