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分析在施工进度计划危险辨识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工程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kuhenk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施工前对施工进度计划进行危险辨识,是实现安全事故事前预防的重要手段。对危险源进行了时空建模,给出了危险源的持续时间和影响空间的定义,结合施工活动的持续时间及与操作者相关的工作空间,构建了从时空角度辨识施工进度计划中潜在危险的框架模型,并提出了预防潜在危险的建议。通过在施工前对某商住楼的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工作空间布置进行危险辨识和调整的案例,验证了所提出的框架模型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针对我国工程管理人才的现状、问题和培养途径开展了问卷调查工作。介绍了问卷的设计思路和主要内容,并对调查的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工程管理人才的数量、能力和水平均不能完全满足目前我国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未来我国工程管理人才存在大量的需求和一定的缺口,需要通过高校、工程管理实践、对在职工程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以及依托行业协会或结合执业资格认证制度等途径
由于近些年煤炭项目在建设、开采过程中产生了严重的环境、生态破坏并严重影响到了项目所在地百姓的生存质量,不利于社会和谐,限制了社会发展。在此基础上,将参与式方法应用于煤炭建设项目社会评价当中,初步提出煤炭建设参与式社会评价模式,时改进设计方案、取得项目各有关利益相关者的理解、支持、合作与有效沟通,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并有利于降低项目建设和运营的社会风险。
为了克服传统信息交流媒介的弊端,建筑业引入了建筑信息模型(BIM)。在对北美和欧洲应用BIM的21个建设项目的调研结果进行归类整理基础上,对建设环境集成度不同的三种建设模式下BIM的应用广度与深度进行了假设检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建设环境集成度的提高,BIM的应用广度与深度也随之增加,证实了有关集成化建设环境有利于BIM应用的基本假设,同时也丰富和发展了BIM应用理论。
2004年,国务院决定在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推行代建制,但目前在铁路建设项目中尚未真正试行。详细分析了在我国铁路建设项目中推行代建制管理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指出,应该立即着手实施代建制管理模式,以提高铁路建设投资的效益和效率。
提高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其前提是必须能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做出科学评估。在回顾总结当前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数理统计学的方法。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并以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为对象进行了实证分析。
根据国内外灾害风险管理的相关研究成果,运用集成化风险管理的思想,提出了灾害集成化风险管理系统,建立了VPN风险管理平台,由此实现了不同用户的信息交流。
重大工程项目涉及面广,包含多个利益相关方,其决策属于多目标群体决策,在决策过程中,发生冲突在所难免。因此,应建立协调机制以有效解决决策过程中的利益冲突。首先,对重大工程项目决策中建立协调机制进行了必要性分析,通过协调使利益冲突方在不同目标上交叉让步,有效减少冲突的发生;其次,运用合作博弈理论建立了重大工程项目决策的合作博弈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分析,通过有效的协商,各决策参与方可以建立一个利益平衡机
阐述了我国高速铁路建设急需科技创新的时代背景,并论述了产学研合作的国内外现状,对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进行了实证研究,系统提出了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的产学研一体化模式,介绍了实验室的运行机制以及取得的初步建设成效。
我国西部是疫病背景比较复杂的地区。西部大开发建设活动可能带来疫病形势的变化。在西部大开发建设过程中,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强化疫病防控能力建设,提升疫病监测和控制能力和水平,从而构筑疫病屏障,确保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不引发重大疫情并逐步减少疫情,不向内地扩散疫情,从而保证西部大开发顺利实施和可持续发展。
在对PMC模式下电网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的基本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在对业主风险进行识别并尝试建立了业主风险的灰色层次评价方法,为解决项目建设实际问题和制定业主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提供对策,从而将项目在实施中的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效益,确保业主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丰富了电网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与控制理论,对同类项目的顺利实施起到积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