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汉族斑秃及其中医证型与HLA-DRB1基因的关联性研究

来源 :第四届中韩皮肤病会议、第二届中英皮肤病会议暨2004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rco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对广东汉族51例斑秃患者的HLA-DRB1基因多态性进行了研究,并对斑秃中医证型与HLA-DRB1的关联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HLA-DR7、HLA-DR9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P=0.036,P=0.004),提示这二个基因对斑秃的发病具有抵御作用,可能是其保护基因.进一步按斑秃轻重程度分层统计结果,以上二个基因与斑秃的轻重程度无关,推测其可能是斑秃总的保护其免于发病的基因.DR12(DRB1<*>12)与血热风燥型基因频率较其它斑秃中医证型显著升高(P=0.01),表明斑秃血热风燥证与HLA-DR12(DRB1<*>12)有关联,也可认为中医证候可能有其一定的遗传基础.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斑秃(Alopecia areata,AA)是一种组织限制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遗传因素在其发病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国外斑秃有阳性家族史的比例从10%~42%甚至50%不等,国内报告为5.7%~13.8%,一般认为可达10%~20%.近年的大量研究表明,有关斑秃的遗传因素主要与HLA相关.国内外研究均表明,斑秃发病与HLA-Ⅰ类抗原有关,且存在种族特异性.而最近几年国外的大量研究主要倾向于斑秃与HLA-Ⅱ类基因相关.我们选择广东籍斑秃及其中医证型与HLA-DRB1基因的关联进行了分型研究,报告如下.
其他文献
生物信息学、基因及蛋白质组学、现代数学、计算机及微电子技术等多学科的广泛渗透、融合发展,为中医药学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同时也对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提
会议
本文就红斑狼疮的研究如何找寻突破点,使科研具有原创性进行了论述.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红斑狼疮是与多基因遗传有关的自身免疫疾病;2、红斑狼疮的细胞因子方面的研究
如何在变革中把握信息化,实现从助力商业到驱动商业的升级,世茂控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样本。地产企业的CIO该怎么办?2010年, How to grasp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
HARQ是基于ARQ与FEC的不足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差错控制方式,作为3G的核心技术之一,对提高数据的可靠性、有效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在卫星通信环境下,HARQ技术并没有得到深入研
1、追求速效性。很多菜农在选择农药、肥料时,总是喜欢选择速效性的,原因是速效性的农药、化肥使用后很快便表现出效果。尽管有些农药、肥料效果不错,但由于效果表现慢,在后
无创性皮肤检测技术是工程与皮肤生物学的核心技术.该技术以活体皮肤为研究对象,高科技仪器设备为手段,为身体无创伤非侵入性为特征,在皮肤生理学、病理学、药代动力学尤其是
目的:研究单纯疱疹DNA疫苗经基因枪免疫小鼠的效果,转入基因的表达时间,以及激发动物产生抗体反应的能力和对动物的保护作用,探讨基因枪作为一种新的基因转移工具在疫苗接种
会议
目的:研究中药对皮肤酪氨酸酶基因表达、色素生成和黑素细胞增殖的影响,从分子水平和细胞水平探讨中药致色素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在离体实验中对酪氨酸酶有激活作用的旱莲草
研究背景:2000年以前,国内尚无播散性毛孢子菌病及其相关基础研究报道.2000年,我院收治了一例患者,成功从患者体内分离出菌株—阿萨希毛孢子菌(Trichosporon asahii),患者被
会议
本文主要是讲化瘀消浊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体会.分别对各个年纪段的患者进行分析得出结果,最后讨论高脂血症能导致一些什么样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