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与2011年华北南部秋季连阴雨成因分析

来源 :第29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i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数值预报产品和实况资料对发生在2007年和2011年山东秋季大范围连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次罕见的秋季连阴雨是在500hPa乌拉尔山、西西伯利亚阻高与副热带高压长时间对峙,高度距平场为正距平区。两者之间受大槽控制,高度距平场负为距平区形势下产生的,是山东典型的秋季连阴雨形势。连阴雨暴雨过程出现时700hPa往往伴随低空急流出现,暴雨过程的形成与低空急流维持时间长短有关。比较该两次连阴雨过程看出,2007年阻高与副热带高压位置偏西,而2011年雨阻高和副高位置偏东,副高中心偏北,东高西低形势明显,有利于西南暖湿气流北上到达黄河下游、低层风速辐合更加显著,暴雨期间700hPa低空急流维持时间长,中低层风向、风速辐合更显著。两次连阴雨过程都存在宽广而强大的水汽输送带,其北侧是与之相平行的θse锋区。水汽输送范围越广,强度越强,θse锋区的强度越强,越容易在连阴雨过程中产生强降水天气。两次连阴雨过程副热带高压南侧均有热带低压或台风形成西行或北上,水汽均来源于孟加拉湾、南海和东海、西太平洋地区。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WRF模式,在不同的模式分辨率下针对初值误差,基于增长模繁殖法(BGM)扰动风场和温度场来构造集合预报的初始场,配合合适的物理过程,应用到2007年7月7日到9日江淮
会议
  本文选取了2008 年初持续性的低温雨雪天气过程,利用T213 数值预报模式回算的中期集合数值预报产品数据,通过WPD 方法获得了基于集合数值预报的低频扰动能量信号,通过与N
会议
  应用NCEP 再分析资料和卫星、雷达资料,对山西省2011 年夏季的一次连阴雨天气过程的环流形势、物理量场以及降水云的内部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稳定、
会议
  本文应用上海地区2001-2010 年共113 个暴雨天气个例资料,统计分析了暴雨天气的年际变化、月际变化特征,以及运用常规观测资料、云图等对产生暴雨天气的天气形势进行分型,并
会议
  利用临汾市1981-2010 年17 个地面气象站逐日气温资料,分析了近30 年临汾市高温日数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临汾市的高温多发区位于临汾市中部平川盆地地区,尤其以平川南
会议
  利用山西省68 个气象台站近48a(1961~2008)的逐日降水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Morlet 小波变换以及合成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了山西省暴雨发生次数(日数)的时空分布特征及
会议
  2011年9月3日~29日,陕西接连出现四次大范围的连阴雨天气,关中、陕南地区降雨日数普遍有10~13d,陕西中南部部分地区达14~15d,共出现165站次暴雨,5站次大暴雨.过程降水量为19
会议
  利用T639 1°×1°分析场、FY-2 红外云图及红外辐射亮温(TBB)、多普勒雷达和气柱水汽总量等资料,对2011 年7 月2—3 日发生在山西境内的区域性暴雨进行多尺度特征分析,发
会议
  本文利用1°×1°NCEP 资料,通过WRF3.1 模式模拟了2007 年3 月3-5 日出现在辽宁地区的一次暴雪过程.结果表明:WRF 模式能较好地模拟出此次暴雪降水的强度和区域.对数值试
会议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甲泼尼龙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对脓毒血症患者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于本院治疗的98例脓毒血症患者,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