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本位”之于“儿童本位”的意义--成人文学的童年书写给予儿童文学的启示

来源 :第十届亚洲儿童文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lm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人文学中的童年书写(大多是回忆性)主要是为了追怀童年这一生命来处或精神原乡,“生命本位”是其鲜明的书写姿态,成人文学中童年书写具有“诗言回忆”的性质,“生命本位”使这类书写担当着回忆者对生命本性及其存在的认知与主体的建构责任,往往寄寓着创作者对个人和人类生命境遇的终极关怀,其内涵显得普遍而深刻,在以“生命本位”为中心的童年书写的烛照下,可以很明显地发现单以“儿童本位”为追求的儿童文学的深度欠缺。不否认儿童文学应该立足于“儿童本位”的创作立场,但是不能忽略了“儿童本位”扎根的一个重要基点即“生命本位”。儿童文学应该从“生命本位”的端点出发,以“儿童本位”的立场去表现儿童的生命世界,由此投射到更为普遍和深刻的对生命境遇的思考,即最终指向“生命本位”的哲学诉求。重视这一“生命本位”的基点,将提升“儿童本位”立场的儿童文学所能臻于的美学高度,曹文轩的《草房子》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其他文献
The idea of world cities and cultural capitals has for the fast decade been an alleged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of former industrial centres.As a sort of material embodiment of immaterial labour, the s
对于探究旅游的文化纬度而言,全球化视野是不可规避的一个现实问题,而置于全球化大潮中的旅游文化研究也即成为大众文化研究的新起一翼.通过对"全球化"与"旅游文化"的相互关系进行深彻的解析与探讨,把握全球化在文化维度上与旅游文化相互影响的路径、过程及影响事实,进而就旅游文化对全球化的形成和运行机制产生的作用,以及对全球化的反拔和全球化视野下的旅游民族文化建设问题进行开掘.
本文提出"近点"和"远点"这两个概念.它们的意思是指儿童文学能够立即给孩子的开心趣味和感情触动;儿童文学可能具备的远处的情感和思想."远点"可能不是一个正在阅读的孩子现时能看见的,或者有兴趣去品磨和细研的.它属于他们渐渐成长中的回味,也属于一个成年人现时阅读的可能到达.从概念的意义解释上说,它们属于已经意识到、认识到的,而且人们通常把这两者的融合,看成是一个优良的儿童文学的素质.提出"近点""远点
文化-形式批评是在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建设中,通过改造和综合各种批评范式和话语,提出的一种批评模式的构想。论文对文化-形式批评中的"文化"与"形式"这两个概念作了新的阐发;进而论述了文化-形式批评的理论视野,即具有多视域的研究角度和"解区域化"的研究对象;文化-形式批评的突出特征是文化审视和形式美感的结合,它将全面研究文本的审美、语言、意识形态、性别、民族乃至娱乐性及商品性等方面。作为一种新的批评模式
会议
媒体生态的变化影响了人的社会形态和生活,现在的孩子很多都无法安静,因为世界那么喧闹,网络如此红火,生活那么匆忙,找不到净土的感觉。孩子过多地受成人世界的影响,对自己缺少应有的认同感,容易有挫败感,有时候好像是这样,写到伤心、悲苦,孩子特别能接受,另外作品简单搞笑最受欢迎,这反映了一代未成年人的某些缺失,逐步发现孩子感动的地方,往往能和作者产生共鸣。能感动孩子的因素里,这几点是比较重要的:童年美好的
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国儿童文学进入了自觉的应用时代,分析了儿童文学在应用上的两个区别,体现了时代、社会的巨大进步,其次介绍了应用时代里原创儿童文学的重要课题,如何将趣味性、艺术性、思想性进行有机的融合,创作出探究时代本质、洞察儿童心灵、帮助儿童成长的具有高度的作品,是处于为教育所自觉应用的时代的原创儿童文学的重要课题。
运用"话语"视角去关注中国现代文学的创作及理论问题——尤其是历史问题时,总会从中发现权力的声音和意识形态运作的印记,而中国儿童文学的历史话语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话语在不少时段高度重合,也不同程度地体现为福柯所称的"强加于事物的暴力"的权力话语.其控制形式主要表现为三种:话语禁忌;理性原则;真理意志.本文着重探讨中国儿童文学写作客体所关涉的话语禁忌问题,试图析清其禁忌的多种成因,并从写作角度提出重塑
当代消费文化从两个方面深刻地影响着儿童文学的创作和出版:其一,与“大众消费”相伴随出现的各类视像与电子媒介日益挤对着儿童阅读的时间,并间接地构成了对于传统儿童文学出版空间的某种挤压;其二,“消费文化”所包含的“符号消费”内涵使原本更多地属于高雅文化范畴的“文学阅读”变成了一种普及性的文化消费观念与行为,从而间接地推动了当下的儿童文学阅读与出版事业,分析了由消费文化所带来的这三个方面的文化变革,构成
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的根本区别是:成人文学是成年人之间的文学活动与精神对话,而"儿童文学是大人写给小孩看的文学",即儿童文学的创作、传播(包括编辑出版、批评研究、推广应用等)主体是成年人,而其接受、消费主体是处于启蒙、成长年龄阶段的少年儿童.六十年儿童文学的发展思潮与理论观念的演变、更新,正是围绕着“儿童观”这一核心问题而展开的,同时在历时性的轴线上经历了三方面的挑战,当代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思潮、审
本文首先指出前提性假设:成人与儿童的“二分”式想象,五四前后的儿童文学不再是一种单纯的艺术写作形式,而是在国家与社会改革的宏观背景下对儿童的未来国民身份提出要求并进行精巧设计的文学一政治实践。儿童本位之文学亦不过是想象与构建儿童的一种方式,是现代性方案中极其动人的一道风景,其次分析了儿童文学本位论的内涵,分析了基于当代儿童文学困境的反思,是救赎,也是枷锁,分析了儿童文学本位论的前提性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