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重建对正常人齿状突不居中的研究

来源 :2010广东省医学会骨科年会暨岭南骨科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zhao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应用64排CT多平面重建进行正常成人中立位下寰枢关节间隙研究,确立双侧寰枢关节齿突侧块间距(LADS)和寰齿前间隙(ADI)的95%正常值参考范围及LADS不对称发生率.方法 收集220例无寰枢关节病变正常成人,在中立位下采用LightSpeed 64排CT以0.625 mm层厚连续扫描C1~C2椎体,对原始图像进行MPR重建后,选取最佳图像进行测量,所收集数据运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左侧齿突侧块间距95%正常值范围,男性为1.541~4.867 mm,女性为1.434~4.570mm;右侧齿突侧块间距95%正常值范围,男性为1.630~5.038 mm,女性为1.323~5.321 mm;寰齿前间隙(ADI) 95%正常值范围,男性为0.598~2.767 mm,女性为0.670~2.312 mm;双侧齿突侧块间距差绝对值(VBLADS),VBLADS=0mm共11例,0mm<VBLADS<2mm共63例,VBLADS≥2mm共16例,双侧齿突侧块间距(LADS)不对称发生率高达95%.结论 正常人群中双侧LADS不对称很常见,所以齿突与侧块左右不对称不能作为寰枢关节脱位或半脱位的指征,当有颈部外伤且影像学提示双侧LADS不对称时,诊断寰枢关节脱位或半脱位应慎重,须结合临床及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
其他文献
目的 CITED1 (CBP/P300 interacting Transactivator with Glutamic Acid [E]/Aspartic Acid [D]-Rich C-terminal domain)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共转录因子.前期实验已经观察到CITED1在成骨细胞中表达,PTH具有促进其表达的作用,CITED1敲除影响成骨细胞的分化.本研究拟探讨CITED1在早期骨骼发
会议
目的 研究GDNF基因修饰嗅鞘胞(OECs)移植联合轴突生长抑制蛋白抗体IN-1局部持续注射对大鼠横断性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 构建载有GDNF基因的慢病毒载体并体外转染OECs,Westernblot检测GDNF的表达。成年雌性SD大鼠50只,建立胸脊髓全横断损伤模型,随机分成单纯对照组(10只)、IN-1抗体微泵注射组(10只)、OECs组(10只)、GDNF-OECs组(10只)和GDNF
目的 利用TAT短肽的蛋白转导特性合成一种新型神经营养因子——融合蛋白TAT—BDNF.观察这种融合蛋白在大鼠神经系统的转导活性以及对急性脊髓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原核表达的TAT—BDNF融合蛋白经纯化、复性,以2mg/kg的比例经尾静脉注射入正常大鼠体内,4h后取材、固定,通过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免疫组化以及Weston分析验证TAT—BDNF融合蛋白的体内转导活性.随后将TAT—BDNF融合
目的 最新的研究表明不同机制下的脊髓损伤,如脊髓挫伤与脊柱骨折错位所导致的脊髓原发性损伤的类型是不同的,有必要进一步研究相应的继发性损伤类型是否还存在不同。这就要求深入研究在颈椎错位损伤模型中如何能够产生轻中度的脊髓损伤,以便观察其继发性脊髓损伤。所以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确定脊柱破坏的脊柱错位位移,并在离体和活体的SD大鼠上验证在这一位移下其损伤的一致性。方法 模拟常见的双侧骨折错位损伤中颈椎后部结
会议
因退行性变引起的腰椎侧凸伴腰椎失稳症是一种影响老年人日常生活的疾病。腰椎侧凸常并发腰椎管狭窄而产生下肢放射痛或间歇性跛行等症状,使患者不愿活动而导致其他并发症的发生。老年患者常伴心血管、肺部等老年性疾病,给外科治疗带来一定困难。目的 本题对72例<25°退变形腰椎侧凸伴腰椎失稳症外科治疗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方法:72例患者,男34例,女38例,年龄61-76岁,平均年龄69岁。腰椎侧凸Cobbs角
目的 研究并分析采用脊柱后路微动棒非融和固定技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方法 自2007年2月至2009年7月,对采用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25例(62个节段)腰椎退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男14例,女11例;年龄27 ~ 63岁,平均46.4岁;所有患者均有保守治疗难以治愈的腰痛或腰腿痛6个月以上,术前Oswestry评分48 ~ 69分,平均55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4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
目的 前期的研究已经证实合成的新型神经营养因子TAT—BDNF通过静脉注射能有效透过大鼠的血脑屏障,本研究旨在探讨TAT—BDNF对胚胎干细胞分化(embryonic stem cell, ESCs)的影响,为进一步TAT—BDNF联合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体外培养的胚胎干细胞E14株在无LIF和滋养层小鼠胚胎纤维母细胞(MEF)的培养条件下4d后形成拟胚体,采用胚胎特异性抗原
目的 研究嗅鞘细胞(olfactory ensheathing cells,OECs)体外诱导神经干细胞(neuron stell cells,NSCs)分化的作用。方法 分别从3月龄SD大鼠的嗅球和新生SD大鼠乳鼠的海马中分离OECs及NSCs,进行体外分离、培养及免疫荧光鉴定。构建OECs与NSCs共培养体系,分为三组:纯化培养的OECs+NSCs组(A组);未纯化培养的OECs+NSCs组(
目的 应用脊髓SEEP功能成像技术,分别观察用电流刺激右手虎口区皮肤和电针刺激合谷穴时颈脊髓神经功能激活情况,初步探索脊髓针灸效应的作用机制,对针灸穴位与电刺激同一穴位处皮肤的效果做出评论.方法 22例志愿者分成两组:1∶14例健康大学生志愿者行电针刺激右侧合谷穴,刺激频率约为5Hz,电流35~40mA,其中8例行颈脊髓矢状面动态MR功能成像,另外6例行横断面动态MR功能成像.Ⅱ:8例行电流刺激右
会议
Retinoic acid (RA) has been shown to induce congenital clubfoot in animal models, but it is unknown whether the effect of RA on the formation of clubfoot in vivo results from generalized growth ret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