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根治术后全身静脉化疗联合腹腔灌注化疗与单纯静脉化疗疗效比较的系统性回顾及荟萃分析

来源 :第八届中国肿瘤内科大会、第三届中国肿瘤医师大会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2014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1490995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文对包括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在内相关数据进行荟萃分析,综合评价胃癌根治术后接受全身静脉化疗联合腹腔灌注化疗与单纯静脉化疗的疗效. 方法:过搜索美国护理与医疗相关文献资料库,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荷兰医学文摘数据库,美国汤姆森科技信息集团旗下Web of Science数据库,英国考克兰临床对照实验数据库,美国临床试验注册网站与英国当代对照试验数据库等获得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也包括相关参考文献及会议记录.由两位系统评价作者独立筛选符合条件研究报告,提取数据,并评估每项研究偏倚风险,同时使用推荐、评估、发展和评价分级系统评价证据质量. 结果:检索获得5项涉及1072位参与者研究报告被纳入本荟萃分析.研究发现胃癌根治术后全身静脉化疗联合腹腔灌注化疗与单纯静脉化疗在关键指标比较上具有统计学优势:1年生存率(P=0.005)、3年生存率(P=0.0001)和5年生存率(P=0.004)均提高,温和证据支持胃癌根治术后全身静脉化疗联合腹腔灌注化疗治疗组有着较低肿瘤远处转移率(P=0.02),以及较低肿瘤腹膜转移率(P<0.00001).关于不良反应,本荟萃分析表明胃癌根治术后全身静脉化疗联合腹腔灌注化疗发生率相对较高,副反应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减少(P<0.00001),)、外周性水肿(P<0.00001)以及神经病变(P<0.0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然而本荟萃分析敏感性研究表明胃癌根治术后全身静脉化疗联合腹腔灌注化疗副作用总体增加轻微,其与单纯全身静脉化疗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荟萃分析证实了胃癌根治术后全身静脉化疗联合腹腔灌注化疗可更有效地提高1~5年总生存率,预防肿瘤远处及腹膜转移.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胃癌根治术后全身静脉化疗联合腹腔灌注化疗同时可引发中性粒细胞减少、外周性水肿和神经病变等不良反应.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习惯的改变导致肛肠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现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但仍以手术治疗为最佳根治方式.而肛肠疾病术后疼痛及其常见,直接影响到手术质量及术后恢复期患者生活质量,是困扰医师的一大难题,不但会引起排便困难、尿潴留等诸多并发症,还可以产生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局部疼痛的及时缓解,对术后换药、术后伤口处理、术后紧张等都有积极作用.现临床多用药物镇痛,虽然有效,但长期使用,不可避免
基因组学研究已经进入功能基因组学时代,以基因测序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平台支撑体系正在逐步建立,个体化基因诊断的时代已经到来并将对肿瘤学产生深刻的影响,使临床肿瘤基因组学指导下的个体化治疗成为可能。随着技术上不断取得突破,加上测序成本大大降低,表明在不久的将来,常规癌症治疗将不再侧重于癌症起源器官,而是会将焦点转向癌症的基因组特征上。未来的基本目标是,能够读取埋藏在身体中的复杂密码,在治疗过程中为每位
目的:普那布林靶向作用于肿瘤新生和原生血管,并通过RAS-JNK通道诱导肿瘤凋亡.本研究对普那布林和多西他赛联合用药(DN)与多西他赛单独用药(D)进行比较.方法:之前经历标准化疗的晚期NSCLC患者,被随机分至DN组和D组,21天治疗周期中,第1天多西他赛(75mg/m2,静注),DN组:第1和8天还给普那布林(静注,剂量:30或20mg/m2,简称30或20剂量组).经历1次或2次既往化疗的Ⅲ
目的:具有自我更新和无限增殖能力的肿瘤干细胞是恶性肿瘤发生的根源;恶性肿瘤的局部复发、远处转移转移、化疗耐药、抗辐射等恶性表型特征都与肿瘤干细胞有关.CD133(又名PROM1)是表达最为广泛、研究最多的肿瘤干细胞标志基因之一,我们猜想肿瘤干细胞标志基因CD133的功能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可能影响接受根治性放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预后.方法:我们收集了393例于1998年3月至2009年2月在安
目的:大量临床前期试验证明放/化疗能够诱导抗肿瘤免疫反应.本研究旨在探索局部晚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对瘤内浸润性淋巴细胞(TILs)的影响,以及TILs与新辅助疗效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本试验回顾性纳入了127例行新辅助放/化疗并行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分别对新辅助治疗前的活检肿瘤组织及新辅助治疗后的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行免疫组化检测,分别检测新辅助治疗前后TILs(CD3、CD8T细胞)的阳
Objective: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methylation status, expression, function, and mechanism of RASSF10 in colorectal cancer.Method: Eight colorectal cancer cell lines, 89 cases of primary colorectal
会议
目的:B细胞活化因子(BAFF)与其特异性受体BAFF-R结合促进B细胞增殖和存活,其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活动性和难治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经美罗华治疗后疗效预测有重要意义.BAFF和BAFF-R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也有表达.本研究意在探索BAFF和BAFF-R对经R-CHOP治疗的DLBCL的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7月至2009年11月中山大学肿瘤医院确诊并经R-CH
目的:fastact2的研究结果显示:化疗联合厄洛替尼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PFS和OS较单用化疗者显著延长,在亚组分析中发现这一优势仅发生在EGFR基因敏感突变的患者中.此外,还发现上述联合治疗与多项EGFR-TKI单药治疗3期临床研究的结果相仿.因此,EGFR基因敏感突变的肺癌患者一线治疗究竟采取哪种治疗策略更为有利目前尚无定论,本研究的目的即在于探索EGFR敏感突变的肺腺癌患者一线治疗的最
目的:观察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方案和足叶乙甙联合顺铂方案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评价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苷酸转移酶1A1(UGT1A1)分布情况及其与腹泻发生的关系以及与疗效的关系.方法:以IP方案和EP方案治疗初治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检测患者的UGT1A1*28和UGT1A1*6基因型,对比两方案的疗效和化疗毒性,分析UGT1A1基因型与其相关性.结果:三个中心共纳入62例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中I
BACKGOURND: BRCA1 expression differentially affects outcome to platinum-and taxane-based chemotherapy.MDC1, 53BP1, MMSET and UBC9 are involved in DNA repair and could modify the BRCA1 predictive model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