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巷煤矿坚硬顶煤顶板水力致裂控制技术

来源 :2013煤炭技术与装备发展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rfe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柳巷煤矿煤层埋深浅,煤层平均埋深240m;厚度大,平均厚度10.5m;煤质坚硬,硬度系数f>3.矿山压力显现不明显,采用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存在顶煤无法及时冒落的问题,由于传统爆破存在着管理复杂、经济成本高等问题,柳巷煤矿采用水力致裂控制坚硬顶煤顶板,通过对项板岩层的分析确定相应的水力致裂参数,最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水力致裂弱化顶煤顶板,保证了切眼顶煤的尽早冒落,坚硬老顶初次破断步距为106m,消除了工作面受到老顶破断冲击的安全隐患;在正常回采期间很好的保证了顶煤顶板的冒落,保证了工作面安全生产;保证了放顶煤工作面的采出率,正常放煤后采出率可以达到79%以上.
其他文献
岩石源热泵是指利用地下岩石层中的低品位热能和岩石层蓄热性能的一种新型热泵系统,作为一项新技术,在国内尚处于初步开发利用阶段.本文对岩石源热泵的工作原理及热能利用方式进行了分析,结合工程实例,将岩石源热泵与集中式空调、分体式空调、锅炉集中采暖供热的制冷(采暖)的经济性能进行分析比较,指出岩石源热泵系统是一种性能良好、可行且无污染的热泵技术.
针对陈家山煤矿4-2煤层顶板涌水给陈家山矿安全生产造成的危害,重点对4-2煤层上部各含水层含水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总结出老顶砂岩为矿井主要含水层位和危害矿井安全生产的主要水文因素、预测出该砂岩在井田的积水区域、含水量以及与地质构造、煤层厚度;埋藏深度的相互关系.
对于特厚煤层,进行分层开采.为了测定煤层厚度,合理布置巷道,利用地震波的探测与解析技术进行巷道煤层厚度的测定.通过实际探测,证明利用震波技术的反射共偏移探测和单点探测方法能够准确地探测煤层厚度,指导矿井的采掘设计.
为了使煤矿开采井下运输设备防爆胶轮车具有更好的动力性能和燃油经济性能,本文用整车性能仿真软件对某井下防爆胶轮车用防爆柴油机与传动系统建模、模拟仿真.通过修改其主要敏感参数:整车总质量、空气阻力系数、滚动阻力系数和传动效率,得到了一系列动力性能、燃油经济性能等方面的性能曲线.从这些曲线结果中可以得出降低防爆胶轮车的整备质量和滚动阻力系数,提高传动系统的传动效率,可以明显的改善整车性能,为今后同类型防
为研究浅埋深煤层群下行开采底板卸压规律,通过FLAC和UDEC数值模拟软件模拟分析了上煤层工作面采动过程中底板煤岩体的应力及位移变化规律,得出了底板煤岩体最大卸压深度为40m;底板裂隙发育呈"O"形圈分布,工作面煤壁处底板煤岩体的纵向裂隙与下层煤体贯通.可为上煤层工作面实施底板瓦斯预抽采,解决开采过程中底板煤层瓦斯渗流至工作面导致的瓦斯超限问题提供理论指导.
煤炭开采硬岩巷道掘过机与煤巷、半煤岩巷或软岩巷掘进机有着较大的差异,原有普通掘进机从截割、装运、液压、电气、除尘等方面已不能适应硬岩掘进需求,本文将全方位从设计、应用等方面对硬岩掘进机的设计进行探讨,以解决硬岩掘进出现的问题.
本项目研究了煤矿采煤沿空留巷巷道不同阶段的围岩变形规律和主要影响因素,制定了受上、下采面重复采动影响的回采巷道无充填留巷的锚网索支护设计准则,自行设计、研制了同时具有垂直支护阻力和水平护帮推力,融切项与护帮功能为一体的特种组合支架,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一侧挂网挡矸、纵向锚索加强支护、单体液压支柱切顶、rr型钢梁护帮的支护工艺.通过采取锚网留巷前期加固、动压期科学支护与后期合理支护及整修工艺等措施,顺利
压力试验机控制系统存在被控对象不确定性、非线性以及系统易受负载变化的影响.在结合PID控制器较完善的理论,引入变论域的思想,给出一种全新的变论域模糊PID控制算法,解决了模糊算法控制死区和PID参数不易调整的问题;最后对试验台非线性系统进行了MATLAB/Simulink6.0仿真分析,与传统的控制算法相比:提高了控制精度,改善了系统的动态性能,具有较强自适应能力.
针对小康煤矿软岩工程圆形巷道锚、网、支、喷、锚的复合支护形式,掘进施工进度慢、安全风险大等问题,首次集成装备掘进、装载、运输和巷道支护,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圆形巷道综掘技术,并在S2S8段综放面两巷掘进施工中成功应用.
本文针对采煤矿井巷道中上隅角区域通风瓦斯采取变压吸附分离技术,在确保煤炭生产安全的同时,达到低浓度瓦斯资源再利用的目的.整个实验流程包括常压吸附和真空解吸两部分.在双塔变压吸附设备上,比较了两种不同的活性炭吸附剂对瓦斯的吸附性能,通过调整切换时间、改变反吹流量等参数考察了吸附分离前后甲烷浓度的变化规律,进一步优化了工况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变压吸附的方法可以用于低浓度煤矿甲烷的分离与富集,这为推广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