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夫草坪土壤改进技术

来源 :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qing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尔夫草坪赖以生存的就是土壤—微生物群落环境,根据自然条件、要求质量高低、经费等情况,草坪坪床土壤质量差异很大.草坪一经建成使用后,不可能像农作物土壤养护方式一样进行护养.因为它的使用不象农作物是按周年来计算,它往往根据管理的水平使用若干年.然而草坪草在生长期与农作物一样都需要满足一些必需的生活条件,而且草坪还要经常承受外界逆境,尤其是人类的活动更易加速草坪生活条件的趋短化,极易引起限制性生活因子的出现.如不及时更新这些生活条件,将大大缩短使用寿命. 打孔、切开、穿刺、铺沙是现有球场进行土壤和芜枝层改良的常用方法,土壤中微生物的作用被忽视,在日常养护管理中大量使用化学性杀虫、杀菌剂,大多数的土壤微生物被杀死,土壤中的有机物不能被及时降解而发生腐烂。如何改变球场特殊环境下土壤pH值,改善土壤保水保肥,改善土壤中微生物生存环境是未来球场发展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也是成都新朝阳作为科学有限公司发展土壤产业,改良土壤问题所要研究的课题。
其他文献
氨分子是氨氧化细菌生长的底物,而环境中的氨分子浓度随着pH的降低呈指数式下降.一般情况下,当土壤pH<5.5,土壤中的氨分子浓度通常在nM水平,不足以支持氨氧化细菌的生长(底物利用阈值1.9μM).通过尿素的水解作为氨的来源进行氨氧化作用已经被提出是氨氧化细菌(AOB)适应酸性环境的一种机制.而最近分离到的氨氧化古菌Nitrososphaera viennensis具有脲酶基因,能够利用尿素生长,
高海拔高寒草甸土壤生态系统正经历着高于全球平均增温幅度的气候变化,由于这些寒冷地区的微生物代谢活性主要受到温度的限制,因此对环境的扰动非常脆弱,对增温十分敏感.长期以来,增温对土壤理化性质和植物初级生产力、光合作用等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已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相比而言,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却不甚明了,也存在着争议,如:微生物是通过群落结构的改变还是生理功能的适应来应对气候变化;这种
为探讨不同土壤与作物系统农地施用氮肥对地下水氮素污染之潜量,本研究在农业生态系长期研究站,以非破坏性田间渗漏计进行2-3年田间渗漏监测,并收集分析表土以下一公尺深之渗漏水,以了解不同土壤与作物系统在不同肥培管理下之氮素淋洗量.耕作系统包括(1)农试所嘉义分所荔枝原生种保存园与惯行农法果园;(2)嘉义分所溪口农场双期作水田与水旱轮作田;(3)台南场云林分场双期作水田与水旱轮作田;(4)名间不同农法之
水和肥料是作物生长的基础条件,然而,正是这两方面制约了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传统的水溶性肥料利用率低,化肥损失严重并造成环境污染;另一方面,我国水资源相对贫乏,且分布不均,同时用水浪费很大,水的供需矛盾愈来愈突出。肥料和高吸水性树脂复合一体化研制保水型缓/控释肥料在提高肥料利用率的同时起到节水增效的作用,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APSIM模型是由澳大利亚联邦科工组织(CSIRO)、昆士兰州政府、昆士兰大学联合组成的农业生产系统组(APARU)开发研制,主要用于模拟农田生态系统生产过程以及农业系统管理的机理模型.APSIM模型以"作物-土壤"系统作为模拟核心、以土壤过程机理为研究重点,对作物生长、养分管理、水分管理以及气候变化背景下不同的农业生产的管理情景做出模拟,并提供经济效益分析和管理决策.APSIM是一个综合的农业生
在土壤系统的运行中,如果把土壤养分向环境的净输出再通过养分的形式归还土壤,则土壤养分可保持输入输出平衡.从施肥到作物收获这一过程,土壤系统运行中的氮素输入(IN)包括肥料氮(FN)、土壤初始氮(SN1)和自然输入氮(INN),氮素输出(ON)包括作物摄取氮(CN)、土壤期末氮(SN2)和自然输出氮(ONN),其中自然输入氮与自然输出氮指的是在不施肥的自然土壤中同样发生的土壤与环境间的氮素交换,自然
于2009年-2011年在双季稻田研究了不同复种方式(紫云英+双季稻ZDD,油菜+双季稻YDD,冬闲+双季稻XDD)对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无论是早稻还是晚稻,紫云英+双季稻处理产量最高,处理间差异主要是因为有效穗不同.年份间相同处理产量差异较大,可能是两年温度相差较大所致.两年四季的平均产量经方差分析差异显著.2)两年试验结果显示早晚稻每公顷有效穗ZDD>YDD>XDD,且早稻
会议
Nitrogen fertilizers are generally thought to have an important role in regulating methane oxidation.In this study, the effect of ammonium on methane oxidation activity was investigated in a paddy soi
农业生产等的土地利用行为,是除化石能源燃烧排放以外的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源.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具有不同的碳排放特征,不同利用方式之间的转换必定影响碳排放总量,研究土地利用方式碳排放对于提升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从土地政策制定的角度去引导低碳型土地利用方式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GIS技术构建广东省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库,结合基于土地利用类型的碳排放(吸收)系数计算方法进行碳排放估算,研究了各种土地覆盖
坡耕地水土流失造成土壤有机碳流失严重,导致土壤肥力降低,土壤质量退化等问题突出,微量可溶性有机碳(DOC)损失可能引发碳氮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连锁反应,这一问题已引起广泛关注但有待深入研究.土壤可溶性有机碳的径流损失主要是通过地表径流与壤中流迁移,受降雨-土壤-径流的相互作用影响强烈.紫色土是长江上游广泛分布的耕作土壤,集中分布在四川盆地,紫色土土质疏松,抗蚀力弱,水土流失强烈,造成紫色土有机碳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