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儿科护士能级体系的构建及实施

来源 :第二届亚太儿科护士会议暨中华护理学会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lzw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公立医院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平台式"护理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护理专业及社会发展的需要.探索如何实施护士岗位管理,从根本上调动护士在临床一线的工作积极性,充分体现护理人员价值,使护理资源效能最大化,已成为护理管理者关注的焦点,护理能级分级管理便是其中重点之一.
其他文献
患者满意度是评价医院医疗和护理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能够反应患者就医的主管感受.患者满意度调查有助于护理管理者找出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改进护理工作,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本研究采用电话随访的方式,对本院住院患者进行每月满意度动态监测,以了解并分析患者对医院服务的满意度情况,从而为医院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优化服务流程、提升医院管理水平、改善服务环境提供客观数据支持和评价依据.
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附属摩根斯坦利儿童医院学习的日子里,有幸认识了这个特殊群体——Child Life.Child Life是美国儿童医院独有的一个非盈利性组织,它的工作关注于促进患病儿童的心理健康发育,促进患病儿童家庭及家庭的各种调适能力,降低其焦虑水平.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和发育,提高家长的满意度.
跌倒是儿童最常见的意外事件之一.据报道,儿童意外损伤前3位原因分别是意外跌伤、交通事故和意外坠落,住院期间发生患儿跌落可对患儿造成严重伤害,如引起骨折、颅内出血甚至危及生命等.跌倒/坠床管理是评价医院医疗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美国医疗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JCI)的安全目标之一.预防跌倒/坠床的主要措施是运用跌倒/坠床风险评估工具,
精准护理是指在护理管理中应用精准管理模式,强调精准,从护理工作实际出发,对护理程序优化,制定统一的标准,充分发挥护理工作中的导向作用,以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危急值是指检验结果异常时,患者可能正处于生命危险边缘.我院自2012年按《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实施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并严格执行该制度与流程,有网络监控功能,保障危急值报告、处置及时、有效。PICU病区
随着"以家庭为中心"儿科优质护理服务的深入开展,护理人员充分认识到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为纽带的社会生活组织形式,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个体生活的重要环境.健康教育是这一功能转变的重要手段,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CICU是心脏监护室(cardiac intensive care unit)的英文缩写,一般收治的是术前和术后的危重心脏病患儿,病情重、病情发展快是该科室的主要特点.专科培训是指培养一批具有较高业务水平和专长,能够很好地解决实际专科护理问题的护士,从而满足患儿对专科护理的需求.心脏监护的专科培训在提高CICU整体医疗水平和护理质量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医院信息化的发展,运用这种教学模式来培训
家庭参与式护理(Family Integrated Care,FIC),是基于爱莎塔利亚的人文新生儿护理模式发展而来,是指在经过有效培训的新生儿专科护士对家长进行足够的教育和指导的前提下,允许家长进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参与早产儿住院期间的非医学性常规生活护理的一种照护模式.
自2010年医院正式启动优质护理试点工作以来,护理服务模式进行了改革创新,开始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1];但由于医院业务发展迅猛,医院规模扩大,护理队伍扩大,结构随之发生了改变.因此,护士队伍年轻化,占全院护士的58.6%,由于年轻护士临床经验不足,难以胜任责任护士的工作,存在很大的风险;结合本院各病区的特点,以儿童呼吸科病房为例,阐述成组责任制护理模式具体实践.儿童呼吸科的患儿病情变化快,危重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诊疗护理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患者诊疗结果,增加患者痛苦与负担,并可能引发护患纠纷或医疗事故的事件.儿科护理由于服务对象的年龄特殊性以及家长承担患儿监护权等原因,家庭合理参与患儿照护,将有利于医疗护理提供方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隐患,避免或减少对患者的伤害.本院自2015年开始针对住院患儿输液渗漏和跌倒坠床,尝试运用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切实落实家庭参与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过程质量控制是护理质量管理的基础,是对设定的质量管理目标,通过建立质量控制方案,明确质控范围、标准、职责、具体实施方法、反馈途径、测量结果等,对质控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判定其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对质量问题采取措施进行补救并防止再发生,使各个环节和所有影响因素始终处于有效的控制状态.本院自2015年起在全院护理单元实施过程质量控制管理,护理人员质控能力明显提升,质理管理工具运用种类增多,护理质量结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