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了满足电站过程控制中对燃料增益和热量信号静态精度和动态变化要求的一致性,提出了一种利用LMS(Least-mean-square,最小均方)算法构造燃料增益和热量信号构造方法。通过LMS算法建立机组给煤量和锅炉有功功率之间的输入输出模型,由抽头权值的和构造燃料增益。在机组可以获得给煤量信号的基础上,构造了热量信号。通过机组实际运行数据分析,说明文中构造的燃料增益和热量信号动态响应速度快、稳定性好
【机 构】
:
华北电力大学自动化系、北京市 昌平区 102206
【出 处】
:
2009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电站自动化信息化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满足电站过程控制中对燃料增益和热量信号静态精度和动态变化要求的一致性,提出了一种利用LMS(Least-mean-square,最小均方)算法构造燃料增益和热量信号构造方法。通过LMS算法建立机组给煤量和锅炉有功功率之间的输入输出模型,由抽头权值的和构造燃料增益。在机组可以获得给煤量信号的基础上,构造了热量信号。通过机组实际运行数据分析,说明文中构造的燃料增益和热量信号动态响应速度快、稳定性好、准确度高,并且在动态上消除了燃料量测量带来的波动,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
其他文献
对合流制泵站雨天排江污染实施在线监测是优化调蓄池等面源污染治理工程设施运行管理的有效手段。重点探讨了几种有机污染在线监测方法和仪表在本领域应用的可行性。通过各污染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提出在合流制泵站安装SS或浊度在线仪表能为调蓄池运行管理的优化提供实时、有效的数据支持。
上海地区地下水位高,土质差,因排水管渗漏、水土流失引起的路面坍塌情况经常发生。近十年来,上海的非开挖技术进入快速发展期,非开挖修理所占比重目前已达到95[%]以上。上海还制定了国内第一部排水管道电视检测和评估技术标准:缩短了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非开挖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保持管道结构完好,延长使用寿命,减少地下水渗入,减少开挖施工对城市交通和市民生活的影响发挥了显著的作用。
在暴雨期间,村溪污水处理厂(位于阿拉巴马州的伯明翰)的流量从日均的30mgd(11.4×104 m3/d)激增到逾360mgd(140×104m3/d)。过去,所有超过约80mgd(30.3×104m3/d)的污水不得不分流到村溪的河道,并直接排入贝伏湖。因此,溪水和湖水都受到了污染。二十年来,它一直是社区和政府机关治污的重点。2000年夏季,在Vllage Creek污水处理厂成功进行了深床过滤
根据上海市真如城市副中心功能定位,排水专业规划对“雨水调蓄削峰措施”、“雨水收集利用措施”、“雨水下渗措施”的采用进行研究,旨在减少进入城市排水系统的雨水径流量,提高重要地区防汛标准、合理利用现有排水设施、减少工程投资,实现城市排水从“工程排水”向“生态排水”的技术进步。
文章介绍了我国饮用天然矿泉水的基本特征、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主要矿泉水类型、矿泉水水源地分布特征以及当前矿泉水水源地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情况,从矿泉水可持续利用的角度,提出今后矿泉水的开发利用在重视矿泉水生产和流通领域中的问题同时,还要特别加强矿泉水水源地的保护。矿泉水类型的选择、矿泉水资源保护开采规划的制定、矿泉水水源地质环境的评价和保护以及企业的科学管理是矿泉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保障。
水是生命之源,水带给了我们许多传奇的故事,悲壮但又充满了遐想,因为水是人类进化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血液。一种水能否发扬光大,仍然是一个社会需求,仍然是尊重民意的事。在当今水问题复杂的情况下,本文回顾了人类饮水的历程,有助于正确认识饮水健康问题。
介绍了我国饮用天然矿泉水的形成、基本性质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文章中提出了二十一世纪人类最适宜饮用的是小分子团矿泉水,小分子团矿泉水是矿泉水的一部分,处于生态环境好的地区的矿泉水有可能是天然的小分子团矿泉水。
对于矿泉水的管理,根据国务院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文件精神属于双重管理,要先到水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取水许可证,确定开采限量,然后凭取水许可证向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登记,办理相应的采矿许可证。也就是说开采水量的限制掌握在各地水行政主管部门手里。为此笔者呼吁各地水行政管理部门能在有效控制地面沉降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好地下优质矿泉水资源。本文以上海市为例,对上海市地面沉降基本情况及矿泉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天津市蓟县盘山地区蕴藏着丰富的天然矿泉水资源,近年来天然矿泉水的开发和利用成为一个热点。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使其得以可持续利用是一个新的课题。从整体以及系统性考虑,对矿泉水资源保护是最基本的方针。
冷热电联供系统可同时满足用户冷、热、电三种能量需求,实现了能量的梯级有效利用,极大地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同时具有节能减排、缓解电网压力等诸多优点,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本文在介绍CCHP系统几种常见的集成组合方案的基础上,着重对其特性与控制策略等热点研究问题进行了介绍和总结,包括热经济性分析、经济性分析、评价指标研究、系统仿真与优化、变工况运行特性、运行策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