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DNA氧化损伤标志物的质谱检测及其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来源 :2016全国生命分析化学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bbb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体在环境有害因子电离辐射等的暴露下,会产生活性氧自由基.这些活性氧物种可以造成DNA许多形式的损伤,如碱基修饰、链断裂、链交联等,从而使DNA中遗传信息的稳定性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具有诱发肿瘤的潜在威胁.8-羟基脱氧鸟苷(8-OHdG)被公认为是反映DNA氧化损伤较灵敏和稳定的指标.由于其在DNA 复制与修复过程中导致碱基错配,诱发DNA点突变,因此是一种反映致突变和癌变危险的很好的生物标志物.尿液DNA氧化损伤标志物的分析作为一种无创检测,非常适合大样本量的临床研究[1,2].
其他文献
液相色谱与单重四级杆质谱联用仪的全扫描模式可以大范围同时获得所有信号,并且成本相对三重四级杆成本较低。然而,由于色谱峰漂移、重叠、未知干扰和噪音信号等问题[1],该模式很少用于定量分析。我们提出一种基于切比雪夫图像矩[2]的方法,可以利用全扫描模式获得的三维谱图对清热解毒口服液中的三种活性成分进行同时定量分析。通过使用切比雪夫矩可直接获得三维谱图的特征信息,并利用逐步回归建立三种活性物质的线性定量
Localized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LSPR)based well-defined metal nanostructures have great potential to be developed into large-scale arrays composed of highly miniaturized and uniform signal transdu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在逐年提高,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糖尿病受到人们广泛的注意和研究,已经成为一个公认的世界性卫生问题,因此,对人体中血糖的检测是十分重要和迫切的。光度分析法是一种简便常用的分析方法[1],传统的血糖分析法是基于在氧气存在下葡萄糖氧化酶催化氧化葡萄糖生成葡萄糖酸和双氧水,产物双氧水在过氧化物酶存在下催化氧化有机显色剂,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葡萄糖。然而,天然酶
由于固定化葡萄糖氧化酶(GOx)在稳定性、重复使用率等方面比游离酶具有显著优势,在食品、医药、药物残留检测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GOx的固定化技术成为了研究者热衷的前沿生物技术之一.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因具有高孔隙率、大比表面积以及拓扑结构多样性和化学/热力学稳定等优点,成为固定化GOx的载体而被研究报道[1,2].但是这些为数不多的报道均利用葡萄糖氧化酶—辣根过氧化物酶—二胺盐(ABTS
该研究旨在发展用于定量检测肿瘤标记物的ECL夹心免疫传感器.首先,制备了一系列的半导体纳晶,如核壳结构的CdSe@ZnSe QDs、双保护基团的CdTe QDs等,筛选出ECL强度高的发光体作为二抗标记物;QDs-Ab2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表征;同时,制备Fe3O4@SiO2磁性纳米粒子,利用其具有优异的磁性分离能力,大的比表面积,氨基化后易于生物官能化等优点,被用来固载一抗;为提高磁性粒子的导电性
腺苷是用于监测肺癌进展的生物标志物,因此分析其在患者的生物体液中的含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本试验中,我们发展了一种新型的信号放大平台用于高灵敏和选择性地监测生物体液中的腺苷,而此传感平台的信号放大作用是通过银离子与碲化镉量子点的离子交换反应实现的。首先将腺苷适配体切分成两个不同的片段,将其分别与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粒和碲化镉量子点结合。在加入腺苷后,上述两个适配体片段能够结合腺苷进而重组装成稳定的
苦杏仁苷作为中药中最常见的氰苷,也是常用中药材苦杏仁、桃仁、郁李仁的有效成分。苦杏仁苷经体内酶解可以产生毒性代谢产物氢氰酸。少量的氢氰酸具有镇静止咳之功效,大量的氢氰酸会导致呼吸麻痹甚至死亡。[1]因此苦杏仁苷既是此类中药中的有效成分又是其中的毒性成分。中成药中苦杏仁苷通常是以一对差向异构体的形式而存在,通常命名为D-苦杏仁苷和L-苦杏仁苷。天然的苦杏仁苷一般以D构型为主,D-苦杏仁苷经过炮制加工
本文报道了一种以麦塔喇红为酶催化的底物测定癌胚抗原的新方法.该法以多孔泡沫镍为工作电极,用电化学方法沉积一层金,制成多孔的泡沫金电极,纳米磁性功能微球为固化癌胚抗体的表面,利用免疫夹心的反应原理捕获溶液中癌胚抗原和标记有辣根过氧化物酶的癌胚第二抗体.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抗原与抗体的结合物从样品溶液中分离.在含有麦塔喇红和过氧化氢的底液中,生成具有电活性的化合物,用示差脉冲伏安法进行测定,响应电流与
针灸可以治疗疾病,但其核心的治病机理尚未得到合理解释。随着生物传感器和纳米技术的发展,以及它们在生命科学中越来越多的应用,生物传感器和纳米技术的融合将为针灸医学提供支撑。本研究介绍了纳米针灸传感针的研制及其应用,重点阐述了如何将纳米生物传感技术与传统针灸针结合制备纳米针灸传感针,将制备的纳米针灸传感针直接插入活体实时监测穴位信号分子的动态变化,期望其能活体在穴检测生物活性分子,以试图探究针灸治病的
受社会因素家庭因素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精神疾病的发病呈上升趋势,关注人民的精神健康显得尤为重要。由于病人之间的个体差异,个性化医疗概念已经被提出,同时精神类疾病药物过度服用通常具有严重的副作用。快速的针对临床样本的精神类药物检测对于降低药物毒性,降低用药剂量和合理用药来说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有文献报道了不同技术在生物样本中精神病类药物检测中的应用,包括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技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