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10号线一期工程亮马河站南端主体结构设计

来源 :2007海峡两岸岩土工程地工技术交流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nan87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地铁10号线一期工程亮马河站南端主体结构上方有两根平行车站主体的热力管线,由于没有条件向外改移而采用中跨盖挖顺作法施工。本文提出了控制钢管混凝土柱柱顶侧移和减小钢管混凝土柱长细比以增加其整体稳定性的解决措施,施工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工法在国内尚无先例,在本工程中的成功应用,可为今后类似的工程提供经验和依据。
其他文献
本文依托上海市复兴东路越江隧道,对施工过程进行了现场监测;建立三维有限元弹塑性模型,对双线同向推进过程中的施工参数和施工条件进行分析;建立三维有限元弹塑性固结模型,对双线同向推进先后工作面的合理间距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盾构推进对近间距双线盾构隧道相互影响控制的技术要求和方法。为对大直径近间距双线推进的越江盾构的设计和施工提供更加科学的指导。
本论文以天津站交通枢纽工程的抗拔桩承载力试验为例,介绍了荷载箱预埋法试桩技术的工作原理、特点以及试验要点;为该技术在天津地区的推广应用积累资料和提供参考。
首先对特大断面大跨隧道的监测数据进行研究总结,得到围岩与支护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变形特点,以此为基础,研究特大断面大跨隧道围岩和支护结构的变形机理,对围岩压力的模式进行了探讨,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对于在该领域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徐家汇是上海市重要的市级商业中心和交通枢纽,也是上海市轨道交通网络中唯一的一个三条市域线交汇的大型换乘枢纽。文章介绍了徐家汇轨道交通换乘枢纽实施方案和解决车站实施对地区交通、商业和环境的影响方案,体现了综合考虑建设成本、社会经济成本、环境成本实现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思想,是轨道交通规划设计理念和实施技术的突破。同时结合轨道交通换乘枢纽,提出了一体化地下空间和地下道路方案。
本文基于目前国内地铁工程大量开展的实际情况,从工程保险的角度出发,论述地铁工程风险分析的基本方法。通过定性、定量的方法,识别并确定地铁工程的风险源和风险度,为工程保险风险评估、保险评估提供分析方法,同时对于风险识别后的风险管理提出建议和主要工作思路。该文涉及的内容是保险业与工程界的交叉领域,特别是关于如何通过保险切实有效转移上述风险还未见详细研究报道。本文以某城市地铁线各站在开工前的风险度预估表,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大规模开发地下空间已成必然趋势。其开发资金的筹措,完全依靠政府财政投资的模式难以满足需要。根据国内外有关经验,结合地下步行街、地下车库、地下综合管沟、地下道路系统、地铁等地下工程的具体情况,本文提出了几种投融资模式,仅属于理论范畴的略谈,在地下工程建设的实践中,这些模式可以根据城市的具体情况加以运用,并进一步拓展思路。
建立了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研究计算了盾构法地铁隧道穿越建筑物时对建筑物自身沉降和内力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建筑物基础的沉降主要发生在地铁隧道穿越建筑物的区间段内;建筑物的横向倾斜随着盾构的掘进逐渐增大,而其纵向倾斜量最大值则出现在开挖面在建筑物中线附近时;在盾构穿越建筑物的过程中柱子的等效应力增幅可达20.1%;相对于弯矩而言,建筑物构件的扭矩变化更为显著;当开挖面越过建筑物20m时其变形和内力
本文以ADINA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地下连续墙基坑开挖模型,模拟地下连续墙工程分步开挖的过程;然后用BP神经网络作为地下连续墙支护位移反分析的工具,对有限元计算所需的土体变形模量E进行了反演,得到了各施工步骤的等效变形模量值;利用反演结果对支护结构的变形情况进行了分步预测。工程算例表明:支护结构变形的反演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较好。
本文以钱江特大盾构隧道为背景,对盾构推进段施工过程中的风险点进行辨识,探讨了各项风险的发生机理,并采用同济大学开发的盾构隧道施工风险管理与控制软件(TRMl.0),对调研数据进行了计算分析以评定风险等级,最后结合分部工程分析给出了风险控制措施以及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本文介绍了北京地铁10号线劲松站~折返点区间暗挖段真空深井降水施工情况和降水效果, 本次现场试验表明,在粉土、砂层和粉质黏土交互地层可以形成真空度,真空深井降水技术可以解决北京地铁施工中遇到的上层滞水、弱透水层中的饱和水和含水层界面残留水难题。试验将真空深井降水技术与北京成熟的管井降水复合形成的真空管井降水法,不仅可解决目前开工标段降水效果不好问题,而且对于奥运支线、机场支线等北京市其他在建、新建